| 
患者仰卧于防滑垫上,双臂内收并下垂。所有骨性突出和受压点均已妥善垫好。使用口胃管对胃部进行减压。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作者所有机器人手术均采用达芬奇 Xi 系统。在 TAPP 手术中,端口的放置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 BMI、体型和既往手术史。端口必须放置在距离缺损足够远的位置,尽可能位于外侧,以确保最佳功能并防止机器人手臂碰撞。
 
 对相关的骨性标志(例如剑突、肋下缘、髂前上棘)以及疝部位进行表面标记,并标记预计放置的补片的大小和尺寸(图 1)。
 
 图 1.
 
   表面标记预计补片的范围
 
 入路和端口放置
 
 作者从掌点处开始进行气腹。使用 Veress 针进入腹腔,并充气至 14 mmHg。通常,TAPP 使用三个 8 mm 机器人端口。
 
 作者将所有三个套管针放置在距离中线约 15 cm 的外侧,套管针之间的距离为 8 cm(图 2)。
 
 图 2.
 
   端口放置
 
 对于腹部较小的病例,这个距离往往无法实现,套管针应放置在距离网片预期侧边至少 5-7 cm 的位置。如果从左腋线进入,可将手术台向左向上倾斜,这样可以通过重力作用将另一侧的肠道移位,从而为放置端口创造更大的侧向空间。
 
 掀起腹膜瓣,尤其是最初的大部分,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也是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Maryland 在左臂抓住并拉动腹膜,并在右臂借助剪刀切开腹膜 [图 3]。这通常从距离疝缺损约 7.5-8 厘米处开始,以确保足够的网片重叠。采用锐器和钝器分离以及最小透热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气腹通过打开腹膜前平面来帮助分离过程 [图 4]。一旦作者沿着整个侧缘长度切开腹膜,作者就会继续向内朝向疝缺损进行分离。尽一切努力防止腹膜瓣上出现孔洞。靠近中线的头部和尾部区域,大量的腹膜前脂肪有助于腹膜分离 [图 5]。
 
 图 3.
 
   掀起腹膜瓣
 
 图 4.
 
   初始腹膜前解剖
 
 图 5.
 
   接近中线的腹膜前解剖
 
 确定疝缺损
 
 到达疝缺损后,作者会先解剖疝囊周围,然后再处理它。通常可以通过锐性解剖将整个疝囊拉下 [图 6]。
 
 图 6.
 
   疝囊解剖
 
 对侧解剖
 
 作者继续在对侧进行解剖,随着作者向侧方移动,腹膜开始变薄,更容易出现医源性孔洞 [图 7]。根据预定标记完成解剖后,作者会进一步解剖几厘米。最后一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有助于轻松部署网格。
 
 图 7.
 
   对侧解剖
 
 疝缺损缝合及腹膜缺损修复
 
 疝缺损用带倒钩的不可吸收缝线 (V-Loc® 1.0) 缝合 [图 8]。有分叉的病例需同时缝合。腹膜瓣的任何缺损均需用可吸收缝线仔细缝合。
 
 图 8.
 
   缺损缝合
 
 网片展开和固定
 
 确保腹膜瓣大小合适后,将大孔聚丙烯网片置于腹膜瓣内。由于网片是根据已创建的腹膜瓣定制的,因此无需固定 [图 9]。网片放置后,用腹膜瓣进一步覆盖网片,使其与后鞘整合,并防止其与腹膜内脏器接触。
 
 图 9.
 
   网片放置
 
 皮瓣闭合
 
 作者使用带倒钩的可吸收缝线 (V-Loc® 3.0) 进行皮瓣闭合。在进行腹膜闭合时,可将网片边缘缝合缝合 [图 10]。
 
 图 10.
 
   皮瓣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