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16岁热射病(HS)女孩因发热(39.3°C)、咽喉痛和轻微腹痛到儿科急诊就诊。该女孩6岁时曾因反复发作溶血危象(需要频繁输注红细胞)以及重度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种胆结石)而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后血液学结果良好,此后无需输血,也未发生新的溶血或再生障碍性危象。该女孩已按时接种疫苗。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有肥厚性咽炎和下腹部广泛压痛,但无肌紧张征。其余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鉴于无脾发热患者存在严重感染的风险,患者进行了血液检查,并立即开始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即使用头孢曲松。全血细胞计数显示中度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 -WBC- 为 19.0 × 109/L;中性粒细胞 15.2 × 109/L),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正常(分别为 121 g/L 和 415 × 109/L)。血清化学检查无异常,但 C 反应蛋白 -CRP- 中度升高(90 mg/L;正常值 <5);未出现相关的慢性溶血。腹部超声检查意外发现存在广泛的盆腔肿块。低回声、高度血管化(颜色评分 3,CS3)病变,尺寸为 7.3 × 2.2 × 5.7 cm,边缘不清,位于左卵巢前方,似乎可与卵巢分离。未检测到与子宫和膀胱的清晰分裂面(图 1)。患者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通过在咽拭子培养测试中检测到 A 组化脓性链球菌 (GAS) 诊断为链球菌性咽炎,并在感染迅速消退后进行口服抗生素治疗转换。腹痛自行缓解。为了更好地描述盆腔肿块的特征,进行了腹部和盆腔的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CT 扫描证实了盆腔肿块的大小,显然不是由子宫或附件引起的;没有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图2),而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多分叶肿块,显示位于子宫和左卵巢之间的下腹部区域的融合性假结节成分(图2)。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给予造影剂后,T2加权(T2W)序列上的信号为均匀低信号,而T1加权(T1W)序列上的信号为中等,轻度均匀强化。在肿块与左卵巢或宫底之间未观察到脂肪裂解面。肿块使子宫向右移位,右卵巢向后移位。获得的门静脉期和先前的脾切除术的腹部CT扫描特征提示可能诊断为盆腔脾病;为了尽量减少辐射暴露,未获取动脉期。然而,MRI图像未见脾实质的典型特征,肿块的T2W信号强度和位置也符合阔韧带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尽管形态不典型。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乳酸脱氢酶(LD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均正常。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图 1.
 
   盆腔脾脏超声检查。脾脏(A)诊断时和(B)诊断六个月后。白色箭头表示异位脾组织。右侧卵巢以*表示。
 
 图 2.
 
   盆腔脾脏的 CT 和 MRI 影像。(A,B) CT 扫描。黑色箭头在轴向 (A) 和矢状面 (B) 中指示一个尺寸为 120 × 60 × 55 mm 的匐行结构,在门静脉期具有均匀的增强。(C,D) MRI。白色箭头指示多分叶肿块,边缘规则,包含融合性假结节,形态细长(轴向尺寸为 10 × 4.7 cm,头尾方向延伸约 6.3 cm),在轴向 T2 加权像 (C) 和矢状位 T2 加权像 (D) 中位于子宫和直肠之间。
 
 考虑到不同的诊断假设,计划进行活检。由于病变血管丰富且存在出血风险,因此选择了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术中,多分叶肿块位于盆腔区域(图 3),位于子宫前方,对膀胱后壁产生显著牵拉。在侧面,肿块与左侧输卵管接触,输卵管呈水肿、增厚和扩张。由于肿块粘连于盆腔侧壁,左侧卵巢无法显示。乙状结肠与肿块形成致密粘连,并延伸至道格拉斯袋。此外,乙状结肠上还可见另外两个亚厘米大小的类似肿块,以及腹前壁的多个病变。
 
 图 3.
 
   术中腹腔镜盆腔脾肿块视图。多叶盆腔肿块(黑色箭头)与盆壁、膀胱、子宫和乙状结肠紧密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