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24岁男性患者因突发下腹部疼痛和恶心就诊于当地诊所。患者无发热、便秘和腹泻症状。最初在诊所被诊断为肠炎。然而,症状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恶化。因此,患者被送至院急诊科。患者无类似腹痛发作,亦无腹部手术史、外伤史或用药史。
患者接受了X线摄影和增强CT扫描。X线图像显示小肠积气。但未见明显的游离气体和气液平面。CT扫描显示小肠内形成闭环。肠壁增厚、水肿,部分强化。盆腔内可见中等量血性腹水(图1)。根据临床检查和CT扫描结果,患者被诊断为肠梗阻(IH)导致的绞窄性肠梗阻。因此,患者接受了紧急腹腔镜手术。
图 1.
CT扫描结果。a 左下腹部形成一个闭环(虚线)。梗阻点位于腹部中线(箭头)。b 增强扫描显示肠道水肿,部分区域未强化。闭环(虚线)和梗阻部位(箭头)清晰可见。
紧急剖腹探查术发现回肠段坏疽,盆腔内有血性腹水。由于患者坏死的肠道需要切除,因此在腹部做了一个小切口,对整个肠道进行了评估。坏死肠管经回肠系膜内一个直径17 × 11 cm的大直径缺损疝出(图2a)。坏死肠管始于距特赖茨韧带远端210 cm处,长30 cm。修复绞窄处,切除坏疽肠管,并进行功能性端端吻合术。随后,用3-0软丝线缝合缺损处的肠系膜。由于缺损周围血管较粗,因此需格外小心,以免损伤血管并影响残余小肠的血流。吻合口及缝合线如图2b所示。
图2
术中发现。 a 坏死肠管经大直径肠系膜缺损突出,沿箭头方向扭转。实线表示肠管切除的位置。图像上方为颅侧。b 切除坏死肠管后修复肠系膜缺损。实线为功能性端端吻合术的点。白色箭头表示缝合点,用于关闭剩余的肠系膜缺损。图像上方为颅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