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关于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子宫出血的生物学观点:传统与新概念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腹式肌瘤切除术是一种侵入性手术,可通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首例肌瘤切除术由华盛顿和约翰·阿特利于1844年完成,此后,当保留生育能力和子宫至关重要时,该手术已成为标准术式。然而,腹式肌瘤切除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例如术中出血过多、发热、内脏损伤、血栓形成、中转子宫切除、输血、再次妊娠时瘢痕裂开以及其他一些术中和术后问题(图1)。

图1
1.jpg

左侧为传统开腹肌瘤切除术的图像,右侧为切除的肌瘤。

与子宫切除术相比,子宫肌瘤切除术通常更具挑战性,且术中出血量更高,这归因于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解剖结构扭曲。肌瘤的数量、大小和空间分布(图 2)以及所采用的手术入路等因素,都可能显著影响出血的可能性以及术后输血的必要性,最终导致术中大量失血。

图 2
2.jpg

切除多个肌瘤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并需要在术中和术后进行输血。

这些发现对诊断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的长期健康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研究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在肌瘤与周围子宫肌层之间,存在一层选择性组织层,其中包含维持肌瘤生长所需的血管。尽管肌瘤本身血管分布较少,但随着肌瘤的生长,这层组织层可以形成高度血管化的假包膜。肌瘤通过结缔组织桥与假包膜相连(图3),但自身没有真正的血管蒂。

图3
3.jpg

该图显示了子宫内的肌瘤:绿色箭头标出了将肌瘤(位于中心)与假包膜相连的结缔组织桥,其上方是子宫肌层。

根据对假包膜和周围子宫肌层的观察(图4),假包膜由平行排列的较大静脉和异常密集的毛细血管构成,并通过一条薄的无血管间隙与子宫肌层血管系统隔离。

图 4.
4.jpg

图像显示了子宫内的肌瘤,其中包含三个解剖平面:肌瘤、假包膜和子宫肌层。蓝色箭头标示了将肌瘤与假包膜分隔开的无血管间隙,其上方是子宫肌层。

围绕肌瘤的静脉在假包膜下方循环,呈丛状排列。对假包膜血管的生化生长因子评估显示血管生成活跃。假包膜血管起源于周围的子宫肌层,并聚集到血管网的中心(图 5)。

图 5.
5.jpg

肌瘤及其上方假包膜的超声多普勒图像:(A)左侧为假包膜的血管环,该血管环包含在血管环中; (B)中心,无内部血管化的纤维瘤;(C)右侧,假包膜的血管环,血管从假包膜脱离,从肌瘤边缘向纤维瘤中心穿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