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临床问题。低渗性缺水(又称继发性缺水或慢性缺水)的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其临床分度主要根据缺钠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来划分,分为三度:
低渗性缺水的临床分度
| 分度 | 缺钠量 (g/kg体重) | 血清钠 (mmol/L) | 主要临床表现 | 体液丧失占体重% | | 轻度 | 0.5 | 130 - 135 | 疲乏、头晕、手足麻木、食欲不振;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中Na⁺、Cl⁻减少。 | < 4% | | 中度 | 0.5 - 0.75 | 120 - 130 |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
1. 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站立性晕倒、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
2. 组织脱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3. 神经系统:表情淡漠。
4. 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尿中几乎不含Na⁺和Cl⁻。 | 4% - 6% | | 重度 | 0.75 - 1.25 | < 120 | 病情危重,出现休克和意识障碍:
1. 严重休克:血压明显下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
2. 神经系统症状: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甚至昏迷(“缺钠性昏迷”)。
3. 常伴有严重代谢并发症:如氮质血症、酸中毒。 | > 6% |
核心要点与记忆技巧
1. 分度核心依据:
轻度:主要是非特异性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无力、头晕、恶心)。
中度:出现循环系统不稳定的表现(低血压、脉速)。
重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和严重休克。
2. 与高渗性缺水的关键区别:
口渴感:低渗性缺水早期无口渴(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低),而高渗性缺水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口渴。
尿量:低渗性缺水早期尿量正常甚至增多(机体无法有效保留水分),后期才减少;而高渗性缺水早期尿量就明显减少(以保留水分)。
3. 临床处理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
纠正休克:优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
补充高渗盐水:针对重度低钠,常用3%-5%的氯化钠溶液,目的是迅速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将细胞内的水分“吸引”出来,从而恢复血容量。补钠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等严重并发症。
总结:低渗性缺水的分度是一个从无症状到循环衰竭再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渐进过程。理解这个分度对于临床快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正确的补液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