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叶 门户 普外资讯 查看内容
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靶向治疗后:腺癌变鳞癌?

2015-3-1 08:04| 发布者: 大江| 查看: 8| 评论: 0

摘要: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于有EGFR突变的腺癌非常有效,但近期,来自台湾大学医院病理科的Chou教授等在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报道了一例病理证实 ...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于有EGFR突变的腺癌非常有效,但近期,来自台湾大学医院病理科的Chou教授等在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报道了一例病理证实为腺癌,但是在经过吉非替尼治疗后转化为鳞癌的病例。

一位51岁的女性因咳嗽和体重减轻就诊。胸部CT提示右肺大于8cm的肿物(图1)伴多发胸膜下结节。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证实了胸膜播散转移,以及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腺癌,伴胞浆内粘液和腺体样结构。

转变.png
图1.A.术前胸部CT检查;B.第一次活检病理为腺癌;C.第二次病理全部为鳞癌;D.鳞癌细胞表现为强烈的抗EGFR特性。

免疫组化分析根据肿瘤细胞对于TTF-1以及napsinA阳性,以及p40 or CK5/6阴性,证实为原发肺腺癌。基因突变的检测发现EGFR存在19外显子基因缺失突变。

该患者因而开始接受吉非替尼的治疗,随后表现出对药物的敏感性,肿物迅速缩小。4个月之后,该患者进行了右肺下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发现一个2cm的残余肿瘤,伴有鳞癌细胞。

基因突变检测发现这个肿物还是EGFR19外显子基因突变,与之前没有改变,也没有新获得的突变。抗EGFR的抗体可以检测到,鳞癌细胞也分泌EGFR蛋白。

6个月之后,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临近前次的切口处有一处复发病灶。采用胸腔镜的办法进行了肺段切除术,而最终的病理仍然只看到了鳞状细胞癌。Chou教授建议患者接受化疗,目前她还在随访当中。

这项研究认为,可能有两种机制导致这种有趣的“转变”。首先,肿瘤可能包含有丰富潜能的肿瘤干细胞,可以在接受TKI治疗之后发生不同方向的转变。其次,肿瘤可能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的成分,而在TKI治疗之后,只有鳞状细胞癌更大比例地存活下来。

无论如何,这种组织类型的转变提示我们,进行TKI治疗之后的复核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患者接受过多无意义的治疗,及时转变治疗方案。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ncolwx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