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 61 岁男性突然出现脐周弥漫性疼痛,持续 30 小时,最终局限于右下腹部。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疼痛与一次非胆汁性、无血性呕吐有关。患者有 1 年高血压病史,但未服用任何药物。患者 4 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并且长期酗酒。检查时,患者看起来病态,但没有苍白、黄疸或紫绀。他的脉搏为每分钟 108 次,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8 次,血压为 126/84 mmHg,体温为 98.4°F,室内空气中的血氧饱和度为 96%。腹部检查发现右髂窝处网格状切口处瘢痕已愈合,该处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但白细胞增多至12,500个/mm³,中性粒细胞占85%。腹部及盆腔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然而,腹部及盆腔增强CT扫描(图1)显示,盲肠回盲部前方有一约1.4厘米大小的外翻,周围有脂肪条带。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诊断为残端阑尾炎。
图 1.
CECT 腹部和骨盆(A:轴向视图,B:冠状视图,C:矢状视图)显示盲肠在回盲交界处前下方出现一个外袋,周围有明显的脂肪条带。
患者被送至手术室,并做了一个网格状切口。打开腹膜后,发现一个发炎的阑尾残端(图 2),其网膜增厚且粘连。切除残端,并结扎网膜。组织样本送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图 3),证实了残端阑尾炎的诊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四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
图 2.
阑尾残端严重发炎,直径约 1 cm,周围有网膜。
图 3.
A: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放大 50 倍)显示阑尾的黏膜、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表面,肌层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B:组织病理学检查(H&E 染色,放大 200 倍)显示阑尾肌层内存在中性粒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