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55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中段食管癌,并接受了微创食管切除术,同时行胸骨后胃管重建术。术后,患者可耐受常规饮食,无呼吸困难,并接受了辅助治疗。然而,四年后,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胸骨后胸痛。无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等伴随症状。胸部CT扫描显示横结肠经胸骨后隧道疝入胸腔。同时,胃管偏离至右侧胸腔,但无压迫征象(图1A)。
图1.
胸部CT扫描:术前胸部CT扫描显示横结肠疝入胸骨后隧道(A),术后胸部CT显示疝完全消退(B)。
由于呼吸困难持续存在,作者进行了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以探究疝出的原因。该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作者发现横结肠通过胸廓出口疝入胸骨后隧道。虽然结肠没有出现梗阻,但它与周围结构粘连,并引起占位效应并拉伸至胸膜和肺实质。胃管被重新放置在靠近隧道右侧的位置(图 2A)。疝的原因是胸廓出口过宽;在腹部压力下,横结肠被推入隧道。基于这些发现,作者决定释放结肠。仔细解剖横结肠的粘连,并将其放回腹腔(图 2B)。使用 Vicryl 3/0 线间断缝合缩小疝缺损(图 2C),并使用 Vicryl 3/0 线间断缝合将横结肠缝合至开口边缘以防止复发(图 2D)。手术耗时约 100 分钟。
图 2.
术中发现:横结肠疝经胸骨后开口(A);横结肠被游离并回缩至腹腔(B);使用 Vicryl 3/0 线间断缝合缩小疝缺损(C);并使用 Vicryl 3/0 线间断缝合将横结肠缝合至开口边缘(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