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叶 门户 普外资讯 查看内容
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手术中获取标本后现场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2015-2-6 08:53| 发布者: 大江|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对于感染以及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培养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感染组织深部进行多部位的采样可以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涂片培养相比,通过液体培养的细菌培养方式可以发现更多的感染细菌。但是,从手术 ...

对于感染以及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培养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感染组织深部进行多部位的采样可以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和涂片培养相比,通过液体培养的细菌培养方式可以发现更多的感染细菌。但是,从手术室取样后送至检验室进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流程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有可能降低样本中微生物的浓度并且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因此英国爱丁堡的学者J. P. Blackmur进行了一项研究,在手术室取样后直接将样本放入液体培养基里,最终发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细菌检测的灵敏度,而且不会影响结果特异性。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11月的BJJ杂志上。

作者的纳入标准为:因为怀疑感染性关节炎或假体周围感染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并未怀疑感染而进行内置入物取出的患者。共有6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没有放置内置物而被怀疑感染的患者有34例,存在内置物的有33例;在体内存有内置物的患者中,16例患者被怀疑存在感染(见图1)。

图片1.png

1 患者入组研究流程图

在患者手术部位的深部组织进行多点取样,然后将样本等分为两组,一半的样本直接放入含有Schaedler液体培养基的容器里,称为“术中液体培养基组”,一半的样本按照常规方法放于取样容器内,被称为“标准操作组”。然后将样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检测(详见图2)。

图片2.png

取样及样本培养流程图

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1例患者(61%)被确诊感染。在标准操作组和术中液体培养基组,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45/6742/67。有17例患者(25.4%)的细菌培养为多种微生物感染。

按照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感染的患者中,使用标准操作和术中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的结果中分别有7例和2例为阴性结果。标准培养组和术中液体培养基组对细菌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3%95%,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92%93%,阴性预测值为77%92%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rthop20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