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叶 门户 普外资讯 查看内容
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藏毛窦转移皮瓣技术研究进展

2014-10-4 20:03| 发布者: 大江| 查看: 70| 评论: 0

摘要: 藏毛疾病( pilonidal disease,PD)是多发于臀沟骶尾部的皮下感染,常反复破溃而形成窦道即藏毛窦。HerbertMayo于1833年首先描述这种疾病,1880年Hodges以拉丁语pilus(毛发的)mdus(巢的)将其正式命名为藏毛窦( pi ...

藏毛疾病( pilonidal disease,PD)是多发于臀沟骶尾部的皮下感染,常反复破溃而形成窦道即藏毛窦。HerbertMayo于1833年首先描述这种疾病,1880年Hodges以拉丁语pilus(毛发的)mdus(巢的)将其正式命名为藏毛窦( pilonidal sinus,PS),国外统计发病率为26:100 000,好发于青春期,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多毛体质,肥胖,骶尾部皮肤外伤,久坐的习惯等。

藏毛窦本身及相关治疗可致患者长期脱离工作或学习,同时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并不少见,近年来国外关于藏毛窦切除转移皮瓣技术研究报道较多,并推荐为复发性藏毛窦或者病灶广泛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就相关转移皮瓣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

一、病因病理

King在1947年提出来源于毛囊或皮肤隐窝的中线小凹( midline skin pits)是藏毛窦的主要发病因素,这个结论是以详实的病理学研究为基础,从出现扩张的毛囊或皮肤隐窝至形成继发的窦口或者脓肿(图1)。Bascom在1980年重复了这项病理研究并证实了上述发现。所有的藏毛疾病患者都存在中线小凹已被Millar,Lord和Bascom所强调。

中线皮肤牵拉,臀沟皮肤感染或痤疮样毛囊阻塞都可以导致毛囊或者皮肤隐窝扩张。有专家在“转移皮瓣手术”中观察到,“新的臀沟”底端,因增大的毛囊或者皮肤的浸渍而易于受损,增加复发了风险,另外,皮肤隐窝或者窦道开口方向总是与周围毛囊的毛发生长方向相一致。

有研究认为毛囊扩张引起的毛囊炎可能是脓肿形成的首要起始因素,炎症因皮肤隐窝中的碎屑或者松弛毛发而持续存在。毛发因为臀部移动以及倒刺特性使其从继发外口排出。

毛发可在连接根部的同时,其尖端刺人中线小凹。基于深入的研究,Karydakis提出“毛发侵入”是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然而高达50%的臀沟藏毛窦患者在窦道或者脓肿并没有发现毛发,因此毛发侵入可能是该疾病的第二重要因素。

二、转移皮瓣技术

1.臀沟抬高技术(Karydakis皮瓣和Bascom臀沟抬高术):Karydakis皮瓣(图2)于1965年被希腊权威Karydakis用于治疗藏毛窦。该手术通过在臀沟处移植有抵抗力的皮肤以阻止毛发的侵入从而减少复发,转移臀沟中线切口以避免切口张力过大。

Bascom对藏毛窦的病因病理深入研究后,在Karydakis皮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革新技术(即Bascom臀沟抬高技术)图3,该手术仅切除病灶皮肤部分而保留正常皮下组织,其主要机制是其通过游离的皮瓣拉平臀沟,消除潮湿及细菌等导致臀沟上皮组织损伤的因素。

近年来Karydakis皮瓣和Bascom臀沟抬高技术在国外治疗慢性藏毛窦中得到普遍运用,临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1 - 8.2)d,恢复快(0.5-4.0周),复发率低(0-160%)。

2.菱形皮瓣(Limberg flap)及改良术式(Dufourmentel flap):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被报道用于藏毛窦,其手术原则与Karydakis皮瓣相类似(图4),随后有专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使转位后转移角度和转移张力减少。该技术优势:(1)有效抬高臀沟;(2)通过简单的转移皮瓣替换中线手术瘢痕;

(3)减少皮肤浸渍和碎屑集聚;(4)减少臀部摩擦所致的出汗;(5)切除所有窦道和病变组织,消除致病因素,复发率低;(6)通过转移菱形皮瓣进行无张力缝合,恢复快。

Bessa报道改良Karydakis皮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良Limberg皮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比40%,P =0. 08),但前者术后全层裂开率要低于Limberg皮瓣(0比15%,P=O.003),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认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藏毛窦都十分有效。

Mehmet Haberal等报道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与Limberg皮瓣相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可更早的恢复工作或学习,但后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分也优于前者。Derici等也报道Limberg皮瓣复发率低于V-Y转移皮瓣(1. 5%比lI.1%,P=0.039)。

Horwood等对Limberg皮瓣与一期缝合相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包括两项与Karydakis皮瓣的比较),Limberg皮瓣技术显示出更低的复发率(P=0.07),更低的创面感染(P =0. 001)和创口裂开(P=0.01),认为原发性藏毛窦择期手术,Limberg皮瓣要优于一期缝合手术,其住院时间短,平均(2 -6)d,恢复快,平均( 14 -21.5)d,复发率低(0% -5.4%)。

Lee等对藏毛窦治疗进行系统性分析后,推荐改良Limberg皮瓣治疗复发性藏毛窦。

3.V-Y转移皮瓣:V-Y转移皮瓣最早于1920年被报道成功用于藏毛窦(图5)。Nursal及同事报道V-Y转移皮瓣与一期缝合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上并两者无计学意义,他们认为V-Y转移皮瓣并不优于一期缝合手术。

4.Z型转移皮瓣:1967年Z型转移皮瓣首次被描述运用于藏毛窦(图6)。Fazeli等进行了Z型转移皮瓣与藏毛窦切除后搔刮引流的随机比较研究,随访期间两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Z型转移皮瓣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正常活动要快于后者(15比41 d,P<0. 001)、(11.9比17.5 d,P <0. 001)。

5.臀大肌转移皮瓣:臀大肌转移被报道应用于病灶广发,复发及复杂的藏毛窦患者。其通过转移臀大肌皮瓣覆盖臀部缺损,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较高,易致皮瓣失败。结论藏毛窦切除转移皮瓣和臀沟抬高技术要优于直接闭合,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文章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年5月第29卷第5期P406~408

文章作者:侯孝涛 邵万金 陈玉根

编辑: journal00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