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类药物可降低抗生素相关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风险 丹佛--一项单中心研究证实,采用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过程中应用全身作用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有可能降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风险,而这种细菌可引起腹泻等疾病。 在年度抗菌药物与化学治疗交叉学科会议所举办的海报展期间,Amy Wojciechowski, Pharm.D受访时表示,“正如预期的那样,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不会容易引起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若人们正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时,不要担心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这并不会增加你感染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风险,反而会降低这种感染风险。” Dr. Wojciechowski,与 Kari Mergenhagen, Pharm.D.,及其在 VA Western New York Healthcare System,Buffalo工作的同事们一道,已开始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的腹泻症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人员并对影响CDAD有关的风险因素和基线特征数据做了评价。 研究人群包括532名退伍军人,他们于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入院治疗,采用的抗菌药物包括莫西沙星,或者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在抗生素治疗的30天内,分别进行PCR检测或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检测,若二者结果之一为阳性,则认为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腹泻CDAD。 退伍军人平均年龄为76岁,99%为男性。研究人员发现研究人群中11名病人出现CDAD,发生率为2.07%。 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和头孢曲松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患者中CDAD发生率没有差别。 当COPD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仍旧能够降低CDAD进展风险。 研究人员假定,皮质类固醇药物“可能降低宿主免疫应答,而这种免疫应答常常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引起,进而预防炎症,抑制可引起CDAD症状的细胞因子释放”。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需要更多研究工作以确定上述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研究人群。 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局限在于:回顾性研究设计,以及大部分受试病人为白人男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