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伐卢定有抗凝作用外的额外益处。 HORIZONS-AMI试验研究中的一项析因分析表明,在因ST段抬高性心梗而行首次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病人中,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降低了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但并没有增加出血风险。 按照纽约心血管研究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医学博士Gregg Stone和他的同事们的说法,与普通肝素联合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抗凝效果相比,抗凝剂比伐卢定使心脏病人3年死亡率下降了44%(普通肝素使死亡率下降2.9%,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下降5.1%,风险比0.56,95%置信区间0.4-0.8)。 他们在美国心脏病协会在线杂志上的报告称,在对药物的益处、大出血、血小板减少、心肌再梗死进行调整后,风险下降强度是相似的(风险比0.57, 95%置信区间0.39-0.83)。 他们写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比伐卢定的非血液学受益。 在HORIZONS-AMI的研究中,3602名病人随机分为应用比伐卢定组、应用普通肝素+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组,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或使用阿昔单抗或使用依替巴肽。所有病人均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 比伐卢定组PCI术后早期30天全因死亡率下降,并持续1-3年。大部分获益来自心脏事件(心脏死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心律不齐或传导异常、中风、程序并发症或不能归于其它原因的死亡)死亡率的下降,据信与大出血风险下降有关。 为探讨大出血对死亡率的影响,Stone及同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析因分析。历时3年,比伐卢定组极大降低了大出血风险(6.9%:10.5%,风险比0.64, 95%置信区间0.51-0.80).尽管比伐卢定组心脏事件死亡率极低,但两组的非心脏事件死亡率相似(3.1%:2.8%,p=0.62) 应用比伐卢定后发生大出血事件病人(5.8%:14.6%,P=0.025)与未发生大出血事件病人(2.6%:3.8%,p=0.048)心脏事件死亡率均有下降。多因素分析表明大出血(不包括受比伐卢定影响的其他不良事件)并未对比伐卢定在心脏事件死亡率效应上产生大的影响。 尽管指出了一些潜在的机制,但Stone及同事需进一步研究比伐卢定的非血液学益处。早先的研究已表明直接的凝血酶抑制作用在以下方面可能有正性作用,包括:炎症、心肌细胞凋亡、心肌功能、梗死面积、心脏重塑、心力衰竭、再灌注损伤。 作者们承认当前的析因分析数据有限,也不能证实因果的关系。此外也没有考虑停用比伐卢定后其他非抗血小板制剂的使用。 最后,按照研究人员的说法,尽管股动脉径路应用最普遍,未发生大出血事件病人的比伐卢定生存获益已被证实,但是这一研究也表明比伐卢定能降低桡动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为证实这一假设需要开展应用桡动脉径路行初次PCI的充分强有力的随机对照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