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与治疗领域的质量评价手段。但是之前的文献记录显示它未得到充分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关于外科医生对于病人的穿刺活检的贡献人们所知甚少,而关于穿刺活检对下游乳腺癌护理的作用也并不完全明了。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 Benjamin D. Smith博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穿刺活检在美国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外科医生层面的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穿刺活检率,并进而改善护理质量。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国际权威杂志JCO在线版。 研究者针对2003年至2007年间89,712例乳腺癌患者和12,405外科医生的全国医疗保险数据,利用逻辑回归分析以下三方面的结果:术前咨询与活检,是否使用穿刺活检,以及癌症治疗手术的数量。多层次分析中对医生、患者和结构的协变量等因素进行了校正。 研究发现,有68.4%的患者(N=61,353)曾接受穿刺活检,而只有53.7%的患者活检前曾见到过外科医生(N=32,953/61,312)。活检术前和外科医生会诊相关的患者因素包括医疗补助覆盖范围、农村居民、居住地距离穿刺的影像学检查所在地超过8.1英里,并在咨询前60天无乳房X光检查。 病人与外科会诊医生在活检术前的沟通交流,外科医生的因素诸如无资格证,接受美国以外的培训,诊治病例数量低,医学院校毕业时间,缺乏专业的肿瘤外科知识等都会对穿刺活检造成负面影响。接受活检的患者进行多次癌症手术的风险为33.7%,而没有接受活检的患者这一风险为69.6%。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穿刺活检在美国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外科医生层面的干预可能会改善穿刺活检率,并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文献原文: 哪些因素影响外科医生使用活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