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肠道、妇科或骶骨肿瘤切除术后的盆腔和会阴重建:病例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常见的解剖部位是直肠和肛门。有4名男性和12名女性患有此类肿瘤。所有这些患者均已接受回肠袢造口术或结肠造口术,随后以辅助放射治疗作为主要治疗。他们在放疗后9至12个月出现复发,肿瘤扩散至会阴和盆腔区域,导致骨盆冻结。患者接受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盆腔廓清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结肠切除术,女性患者还接受了全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根据缺损大小,采用VRAM或ORAM皮瓣进行盆腔重建(图1)。还有一例47岁女性患者,患有乳房外肛周Paget病,在肿瘤切除后,采用左侧阴部内动脉(IPAP)菱形穿支皮瓣进行重建。

图1.
1.jpg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肛周鳞状细胞癌并经腹腔镜下腹壁肌皮瓣重建。一名45岁女性患者,复发性肛周鳞状细胞癌扩散至会阴。患者曾接受过结肠造口术和放射治疗(A)。术前标记右侧腹腔镜下腹壁肌皮瓣及右侧下腹壁深血管区域(B)。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加末端结肠造口术、直肠结肠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内形成巨大体积缺损和死腔的腹部视图(C)。右侧ORAM肌皮瓣切取(D)。带蒂ORAM皮瓣全长(E)。广域切除会阴、肛门、阴道后壁及大阴唇和小阴唇后部后会阴缺损(F)。ORAM皮瓣从腹壁经骨盆移位至会阴缺损处(G)。ORAM皮瓣进行会阴重建术后结果(H)。

第二常见的解剖部位是外生殖器。本研究纳入了5例患有大阴唇和/或小阴唇癌的女性患者。所有病例的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为Buschke-Lowenstein肿瘤。2例采用单侧股薄肌肌皮瓣进行重建,1例采用双侧股薄肌皮瓣,1例采用阴部内动脉穿支皮瓣(IPAP),1例采用莲瓣进行重建。重建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缺损大小和原发肿瘤的形态学区域(靠近阴阜或靠近会阴)。

四例女性患者同时患有外阴阴道鳞状细胞癌。肿瘤切除范围包括大阴唇、小阴唇、会阴和阴道,随后采用Y-V双侧带蒂股薄肌肌皮瓣进行重建。这些患者同时接受了结肠造口术,以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图2)。

图 2.
2.jpg
外阴阴道癌切除及双侧股薄肌皮瓣重建。一名 52 岁女性患者,患有扩散性外阴阴道鳞状细胞癌 (A)。患者接受肿瘤大范围切除术,包括双侧大阴唇、小阴唇和阴道切除 (B)。切取 V-Y 型双侧带蒂股薄肌肌皮瓣 (C,D)。外阴阴道及会阴重建术后最终结果 (E)。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术后 7 天,双侧皮瓣均成活 (F)。术后 2 周,皮瓣愈合正常,无感染或伤口裂开的迹象。患者还接受了末端结肠造口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会阴重建术后并发症 (G)。

四例男性骶骨脊索瘤患者也接受了治疗。肿瘤起源于骶骨,并扩散至周围组织。患者行骶骨全切除术,其中三例采用经骨盆斜行腹直肌肌皮瓣 (ORAM) 重建,一例采用VRAM皮瓣重建(图3)。

图3
3.jpg
骶骨脊索瘤切除术及VRAM皮瓣骶骨重建术。患者,58岁,男性,骶骨脊索瘤患者。术前广角切缘标记 (A)。骶骨静脉造影的T2加权像和T2加权脂肪组织磁共振成像 (MR)。骶骨脊索瘤显示为高信号病变,边缘不规则 (B)。肿瘤和骶骨整体切除 (C)。患者俯卧位。骶骨脊索瘤广域切除术后造成组织和体积缺损。由于缺损与腹腔相连,小肠清晰可见(D)。VRAM皮瓣从腹壁经腹腔和骨盆转移至骶骨区域(E)。经骨盆VRAM皮瓣重建骶骨术后效果(F)。应用负压伤口治疗(NPWT)促进伤口愈合并避免伤口裂开(G)。

两例男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左侧腹股沟皱襞受累。肿瘤切除后,精索和股血管用同侧VRAM皮瓣覆盖(图4)。

图4
4.jpg
左侧腹股沟皱襞鳞状细胞癌切除及VRAM皮瓣重建。一名67岁男性患者,左腹股沟皱襞皮肤鳞状细胞癌。术前标记肿瘤切除边缘,并绘制左侧VRAM皮瓣(A)。肿瘤切除后缺损,可见左侧睾丸、附睾和精索(B)。切取左侧VRAM肌皮瓣(C)。从腹直肌鞘后壁开始分层缝合腹壁(D)。VRAM皮瓣重建左腹股沟皱襞术后结果(E)。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术后10天皮瓣成活(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