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6岁女性,既往有克罗恩病史,并曾患严重缺血性结肠炎,目前接受保守治疗,因习惯性便秘从炎症性肠病科转诊至此。
结肠镜检查:距肛门外缘45厘米处可见无法通行的环状狭窄,符合既往缺血性结肠炎的后遗症。
不透明灌肠和腹盆腔CT检查:远端横结肠6厘米段和乙状结肠两段1.5厘米短段可见环状狭窄性壁增厚,但未发现相关炎症改变或提示肿瘤起源的特征。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后行Deloyers手术
脾曲内外移动
下肠系膜静脉结扎
经结肠上部进入小囊
脾结肠韧带松解
乙状结肠系膜解剖
左输尿管和性腺血管的识别
下肠系膜动脉结扎
左顶结肠韧带尾部三分之一处松解
直肠上段解剖
使用直线型吻合器切除直肠上段
右结肠解剖:胆管下入路
右顶结肠韧带松解
肝曲松动
横结肠系膜解剖
中结肠血管结扎
用吲哚菁绿对标本进行外化和切除
顺时针松动回肠蒂右结肠扭转
盲肠
回结肠蒂
横结肠
右结肠逆时针移动术(无回结肠蒂扭转)
盲肠
回结肠蒂
横结肠
使用环形吻合器进行端端吻合
空气测试和术中结肠镜检查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耐受力和肠道转运功能均已恢复,并于术后第五天出院。
病理报告:左半结肠切除术,长48.3厘米。结肠壁肌层明显肥大,未见上皮发育不良征象。淋巴结未见恶性肿瘤征象。手术切缘无炎症。
术后一个月,患者无症状,每日排便2-3次,且排便性状逐渐改善。目前尚无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