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术前图像用于识别肿瘤大小和定位,并分析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图 1A、1B 和 1C)。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侧卧位。在第 11 根肋骨尖端下方做约 2 cm 的皮肤切口,以插入腹腔镜端口(图 2)。进行锐钝分离,直到到达腹膜后间隙。使用通过初始皮肤切口插入的 PDB 肾形球囊(日本东京美敦力公司)扩张腹膜后间隙。为防止腹膜破裂,扩张 PDB 球囊直至大球囊褶皱被拉伸(图 3A)。接下来,插入用于 30 度腹腔镜的 12 mm 钝端口套管针,并滴入二氧化碳,压力保持在 10 mmHg。将一根 12 毫米和一根 5 毫米套管针分别放置于钝形套管针的腹侧和背侧,用于放置摄像口(图 2)。如果需要牵开肾脏或下腔静脉 (IVC),则在腹侧端口的尾侧放置一个额外的 5 毫米套管针(图 2)。纵向解剖圆锥外筋膜,并根据需要去除尽可能多的腹膜后脂肪(图 3B)。扩大腹膜后空间,直到暴露腰大肌或腰方肌。肿瘤通常位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或肾血管附近(图 3C 和 3D)。解剖周围组织(包括血管或分支)后,使用血管封闭装置将其封闭并切割。为避免损伤下腔静脉、腰静脉或肾静脉,使用辅助牵开器或改变30度腹腔镜角度,对邻近组织进行手术操作时非常小心(图3E和3F)。最终使用腹腔镜标本袋分离并切除肿瘤。所有病例均未放置引流管。
图1.
病例4的腹部CT扫描结果。(A) 轴向图像显示右侧腹膜后肿瘤(白色箭头)。(B) 冠状面图像显示右侧腹膜后肿瘤(白色箭头),毗邻肾动脉(白色三角形)。(C) 矢状面图像显示右侧腹膜后肿瘤(白色箭头),毗邻下腔静脉(白色三角形)。
图 2.
套管针放置示意图。图中显示了 12 mm 摄像端口(黑色圆圈)、12 mm 机器人端口(白色圆圈)、5 mm 端口(黑色三角形)和 5 mm 辅助端口(白色三角形)的位置。
图 3.
病例 4 的术中发现。(A) 使用 PDB 球囊扩张腹膜后间隙。(B) 纵向切开锥侧筋膜。(C) 肿瘤(白色三角形)位于右侧右心房 (RA) 附近。(D) 将肿瘤(白色三角形)从右心房 (RA) 和下腔静脉 (IVC) 分离。(E) 使用辅助牵开器辅助将肿瘤(白色三角形)从下腔静脉 (IVC) 分离。(F) 30° 腹腔镜角度变化。IVC,下腔静脉;RA,肾动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