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臀部局部解剖结构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个关于“臀部局部解剖”的详细、系统化的讲解。臀部区域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关键部位,结构复杂,包含重要的肌肉、血管和神经。

臀部局部解剖

臀部区域的上界为髂嵴,下界为臀沟,内侧界为骶骨和尾骨的外侧缘,外侧界为髂前上棘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

解剖学上,通常由浅入深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皮肤与浅筋膜

   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
   浅筋膜(皮下组织):脂肪丰富,尤其女性,形成臀部特有的隆起外形。此层中包含:
       皮神经:主要来自腰丛和骶丛的分支。
           臀上皮神经(L1-L3):由髂嵴上方穿出,分布于臀上部的皮肤。
           臀中皮神经(S1-S3):分布于骶骨表面的皮肤。
           臀下皮神经(S2-S3):绕臀大肌下缘返向上,分布于臀下部的皮肤。
           股后皮神经(S1-S3):分支分布于臀部下部皮肤。
       浅层血管:较小,不重要。

二、深筋膜

臀部的深筋膜称为 臀筋膜,覆盖在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表面。
   在臀大肌上缘,臀筋膜与髂嵴紧密相连。
   在臀大肌外侧,臀筋膜向下延续为覆盖阔筋膜张肌的阔筋膜,并增厚形成强大的 髂胫束。

三、肌肉层

臀部肌肉分为浅、中、深三层,是维持人体直立、行走、奔跑的关键。

1. 浅层肌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后部、骶骨和尾骨背面、骶结节韧带。
       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大腿后伸和外旋。是维持人体直立最重要的肌肉。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L5-S2)。

2. 中层肌
   臀中肌
   梨状肌:是重要的标志性肌肉。
   闭孔内肌(及其上下孖肌)
   股方肌
       这些肌肉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外展、外旋。
       神经支配:主要由骶丛的分支支配。

3. 深层肌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面。
   功能:臀中肌和臀小肌共同作用使大腿外展。它们的前部纤维能使大腿内旋,后部纤维使大腿外旋。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L4-S1)。

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血管和神经主要经坐骨大孔 进入臀部,并在梨状肌周围形成非常有规律的排列,这是臀部解剖的核心。

穿经坐骨大孔的结构(以梨状肌为关键标志):

1.  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上缘与坐骨大切迹之间):
       臀上血管:供应臀中肌、臀小肌。
       臀上神经(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  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下缘与骶结节韧带之间):
       坐骨神经(L4-S3):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大部分情况下(约84%)从梨状肌下孔穿出,但其与梨状肌的关系常有变异(如穿梨状肌肌腹),这是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臀下血管:主要供应臀大肌。
       臀下神经(L5-S2):支配臀大肌。
       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S2-S4):从梨状肌下孔穿出后,立即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分布于会阴部。
       股后皮神经(S1-S3):分布于大腿后侧的皮肤。
       坐骨神经的伴行血管。

五、坐骨直肠窝(坐骨肛门窝)

虽然主要属于会阴部结构,但其侧壁与臀部深层相邻。
   位置:肛管两侧,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
   边界:
       内侧壁:肛提肌和肛管。
       外侧壁: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前壁:会阴浅横肌和尿生殖膈。
       后壁:臀大肌和骶结节韧带。
   内容:充满脂肪组织,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在此行走,并发出分支至肛管和会阴部。此窝是肛周脓肿的好发部位。

临床意义与应用

1.  肌肉注射:
       臀部是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为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和重要血管,注射必须在臀部外上象限进行。
       定位方法: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画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画一垂直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为安全区。
           连线法:以髂前上棘与骶管裂孔(尾骨尖上方)的连线,其外1/3处为注射点。

2.  梨状肌综合征:
       由于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解剖关系变异或梨状肌损伤、痉挛,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臀部疼痛、放射至下肢的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  臀部脓肿的扩散:
       臀部丰富的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间隙,使得感染和脓肿易于形成和扩散。脓肿可穿破皮肤,或向深部蔓延至盆腔,或经坐骨大孔扩散。

4.  髋关节手术入路:
       后外侧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需要切开臀大肌并分离臀中肌、梨状肌等,术中必须小心保护臀上神经血管束和坐骨神经。

总结

臀部解剖层次分明,以臀大肌、梨状肌、坐骨神经为核心结构。掌握梨状肌与穿经坐骨大孔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是理解臀部功能、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如注射、手术)的关键。其结构特点完美地适应了人体直立、承重和运动的功能需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