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67岁的患者因腹痛持续20天来到急诊室。既往病史无任何慢性疾病。患者有剖宫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股疝腹股沟疝修补术病史。生命体征正常。腹痛局限于右下腹,同一区域可触及一个10×8cm的疼痛肿块。没有腹膜刺激征。实验室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11.5×109/L),中性粒细胞为67.8%;其余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腹壁右下象限疝缺损,小肠无法复位,以及肠系膜脂肪和上覆皮下组织的条索。在右腹股沟区观察到假体材料(网片和金属钉)(图 1)。
图 1. 增强腹部断层扫描。
A:轴向切面显示右侧腹股沟疝,包含阑尾(Amyand 疝),疝壁弥漫性增厚和强化(黑色实心箭头),阑尾周围有积液。可见皮下脂肪组织条索(白色星号),且可见先前手术放置的钉子(白色实心箭头)。B:冠状切面显示右侧 Amyand 疝,阑尾周围有弥漫性炎症改变(黑色实心箭头),先前手术放置的钉子(白色实心箭头),以及弥漫性腹腔内脂肪条索(黑色实心星号)。
患者行剖腹手术,发现:右侧腹股沟斜疝包含阑尾(图2),提示急性阑尾炎征象,阑尾底部穿孔,盲肠壁受累(图3)。疝囊内阑尾周围脓肿20 mL,已引流。回肠末端与盲肠粘连,最后30 cm出现缺血性改变。患者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进行回肠横行机械侧侧吻合术。疝缺损处用聚丙烯线连续缝合封闭。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止痛药。
图2. Amyand疝术中影像。
斜疝包含穿孔阑尾尖端(黑色实线箭头)。阑尾以蓝色勾勒,阑尾底部穿孔可在外科医生右手拇指下方观察到。
图 3.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阑尾穿孔。
图中显示外科医生手中的阑尾;可见溃疡性外生病变导致阑尾底部穿孔(红色圆圈)。
术后 24 小时内开始进食流质,术后第二天开始进食软食。右下腹皮下组织脓肿培养出粪肠球菌,住院期间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患者于术后第七天出院。门诊随访中,伤口处诊断出无感染征兆的血清肿,经局部治疗后消退。术后第10天拔除腹腔引流管,24小时内最后一次引流浆液性液体20毫升。
病理报告显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LAMN)(图4),穿孔伴严重纤维化,以及与异物反应相符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可见血管发育不良。10个淋巴结显示混合性增生。
图4. 阑尾显微镜图像。
A:扩张阑尾内的腔内黏液(黑色星号)(苏木精-伊红染色;40倍)。B:阑尾黏膜显示低级别发育不良区域(黑色箭头)(苏木精-伊红染色;32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