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采用开放式和腹腔镜混合技术进行腹疝修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65岁女性,有高血压病史,仅服用一种降压药控制良好,BMI为33,因新发中线腹壁疝就诊。过去10年来,她一直意识到自己患有疝气;然而,最近才出现症状,腹痛持续了两到三周。她仅有的手术史是33年前进行的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CT扫描(图1、图2)显示一个51毫米×36毫米的大型中线前腹壁缺损,伴有部分横结肠和大网膜疝出。鉴于疝气的症状性以及缺损处存在腹壁内容物,认为有必要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

图1. 口服造影剂的非造影CT扫描显示疝囊内肠管的轴向视图(箭头)。
1.jpg

图 2. 口服造影剂后非造影 CT 扫描的矢状面视图,显示疝囊内有肠管(箭头)。
2.jpg
患者接受了手术,本文介绍作者使用的混合技术。作者之所以选择混合技术,是因为作者认为由于长期疝气中存在肠管,因此修复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小切口修复疝气可以减少慢性疼痛和复发等并发症。作者根据资源限制,调整了 MILOS 手术,使用凝胶端口连接摄像头,并插入腹腔镜端口。

技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在腹侧疝部位作一约8厘米长的垂直切口。加深皮肤切口直至到达疝囊。打开疝囊,小心地将内容物复位回腹腔。然后用Vicryl 2/0缝线缝合后鞘,并在尽可能充分地打开腹直肌后间隙后,放置一个用于放置凝胶端口的伤口保护器(图3)。

图3. 在后鞘闭合后,减少疝内容物并部分地松动腹直肌后间隙,将单个凝胶端口放置在伤口保护器上。
3.jpg
通过中央端口插入一个30度摄像头,以便使用腹腔镜器械进一步显影腹直肌后平面。最后,在精确测量腹直肌后间隙后,以开放式方式置入Optilene聚丙烯网片,以确保充分覆盖(图4和图5),重叠部分至少为5厘米。网片置入腹直肌后间隙时未使用任何固定或缝合。前鞘用尼龙1/0缝线缝合,皮肤用可吸收Monocryl 3/0缝线缝合(图6)。手术持续2小时,出血量极少,估计不到50毫升。

图4. 腹腔镜下腹直肌后间隙形成后置入网片。
4.jpg

图5. 置入网片后视图。
5.jpg

图6. 置入网片后缝合皮肤。
6.jpg
术中及术后随访

患者未出现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并于术后第二天出院,情况稳定。随访中,患者未出现疝气复发,未出现晚期并发症,且能够进行所有日常活动,且无任何不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