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后单穿胃壁固定装置移位致穿孔性腹膜炎一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患者为83岁男性,合并慢性肾衰竭、前列腺癌、心绞痛和胸主动脉瘤等并发症,体质指数(BMI)为24.1,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升主动脉置换术。随后,患者多次脑梗死,并出现严重吞咽困难。尽管接受了康复治疗,但仍无法恢复经口进食。应主治医生的要求,作者为其实施了内镜胃造瘘术,并使用单穿刺装置(双枪锚固式;日本东京奥林巴斯)进行胃壁固定。术中使用了保险杠型胃造瘘管(Ideal Button 24Fr 3.0 cm;日本东京奥林巴斯)(图1a、b)。手术顺利完成,术后 CT 扫描证实胃造瘘管及固定装置在胃内正确放置(图 1c、d)。术后第二天,患者无腹痛症状,生命体征稳定。发现固定装置的缝线嵌入腹壁,伴有红斑和局部轻微发热,但无提示缺血的变色。由于患者无症状,生命体征稳定,当天恢复肠内营养。胃固定术计划在术后 7 天拆除。患者病情进展顺利,直至术后第六天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和发热。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 39.2°C,脉率 78/min,血压 112/44 mmHg,呼吸频率 22/min。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腹部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1,800/µL,C反应蛋白水平为19.3 mg/dL(表S1),提示炎症反应增强。

图1
1.jpg
(a) 使用单针固定装置进行四点固定。固定装置嵌入胃壁。蓝色箭头表示固定装置随后移位至腹壁。(b) 放置缓冲型胃造瘘管并将其固定在胃内。(c) 胃造瘘术后立即进行腹部CT扫描。胃造瘘管尖端位于胃内。(d) 腹壁固定装置尚未移位至胃内。

CT检查显示上腹部有大量游离气体,腹腔内有大量腹水。1个胃壁固定装置移位至腹壁(图2)。基于穿孔性腹膜炎的诊断,患者接受了紧急腹腔镜手术。术中,在胃造瘘管附近观察到一个1 cm的穿孔(图3a)。4个胃壁固定装置中,3个通过胃壁切口取出,缝合缝合切口。但穿孔部位附近的剩余装置无法辨认。3个胃壁固定装置已深入胃壁,部分装置穿孔并暴露于腹腔(图3b)。在右膈肌下方和Douglas囊内检测到浑浊的腹水(图3c),但腹腔内总体污染程度轻微。穿孔处彻底冲洗引流后,采用大网膜修补术治疗。术后腹部CT扫描证实一个胃壁固定装置移位至腹壁(图3d)。移位的装置已嵌入腹壁,这解释了为何术中无法识别。术后干预后,患者未出现与胃造口术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并于术后第84天顺利出院(图S2)。

图2
2.jpg
胃造口术后第6天腹部CT扫描(a)可见大量游离气体(红色箭头)。(b)胃壁固定装置已移位至腹壁(黄色箭头)。

图3
3.jpg
急诊腹腔镜手术(a)在胃造口管附近可见一个1厘米的穿孔(黄色箭头)。 (b)固定装置已深入胃壁,部分穿透并暴露于腹腔(白色箭头)。(c)在右侧膈肌下方和道格拉斯囊内检测到浑浊的腹水。(d)术后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胃固定装置仍然嵌入腹壁内(红色箭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