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27岁的女性患者于2022年接受了电视腹腔镜手术,切除了涉及宫颈后区、宫骶韧带、阴道后穹窿、直肠乙状结肠和左圆韧带起点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灶通过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并进行了肠道准备(图1A-C)。术中,患者意外损伤右侧输尿管。泌尿外科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了输尿管段切除术、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并置入了双J型支架。出院两天后,患者因右腹部和腰部疼痛以及排尿困难就诊。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显示右侧输尿管远端 1/3 处附近可见低密度积液,积液中充满排出的碘化造影剂,提示存在瘘管(图 2A-C)。患者入院后留置膀胱导尿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10 天后再次进行 CT 扫描,结果显示右侧盆腔积液体积稳定。扫描结果继续显示造影剂外渗至积液中,右侧附件区造影剂呈匐行性积聚,提示存在输尿管输卵管瘘。这导致造影剂进入宫腔和阴道,左侧输卵管内少量造影剂积聚(图 2D)。随后,患者接受了新的机器人手术,包括右输尿管再植术(Boari 皮瓣、腰大肌栓)和双 J 型支架置入术。
图 1. (A) 盆腔磁共振成像矢状位 T2WI(T2 加权像),未见脂肪饱和,宫颈后区(白色箭头)和阴道穹窿(星号)增厚且信号低,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B 和 C) 肠道准备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阴道黏膜侵犯(星号)和直肠乙状结肠深部浸润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白色圆圈)。
图 2. 轴向 (A 和 C) 和冠状位 (B) 增强 CT 扫描显示盆腔右侧低密度积聚(白色箭头),其中一部分位于附件区和输尿管下 1/3 附近,提示在排泄期,输尿管下 1/3 处(箭头)有造影剂外渗,并填充了上述积聚,提示为尿道瘤 (C)。冠状位 MIP 增强 CT 扫描 (D) 显示造影剂外渗至积聚物和右侧输卵管,提示为输尿管-输卵管瘘,随后造影剂进入宫腔和阴道。
重建手术两年后,患者收到联系,并报告其对并发症的解决感到满意。她强调整个医疗团队给予了她卓越的护理。然而,由于失去了医疗保险,她无法安排后续检查或咨询。尽管如此,患者表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出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手术相关的其他问题,症状几乎完全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