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42岁女性患者,既往有多囊肾病、慢性肾病 (CKD) III期(基线肌酐约2.0 mg/dL)病史,既往患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尿路感染,并有胆囊切除术史,于急诊就诊。
患者主诉4天来一直出现全身性腹痛,且疼痛加剧,尤其以右下腹 (RLQ) 疼痛加剧。患者否认有任何加重症状,并提及在家尝试服用头孢氨苄 (Keflex) 但没有缓解。其他症状包括发热以及因疼痛和恶心而无法耐受口服。疼痛最初将患者从睡眠中唤醒,始于上腹部并持续一整天,促使她寻求急诊治疗。
入急诊时,患者无发热,但心动过速,心率在110次/分左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室内空气氧饱和度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肌酐水平显著升高至2.4 mg/dL,提示慢性肾脏病(CKD)恶化,导致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评分为3分(重度但非致残性全身性疾病)。肌钙蛋白水平无异常。全血细胞计数 (CBC) 显示白细胞增多,白细胞 (WBC) 计数为17,000,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 (EKG) 显示窦性心律正常。COVID-19、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腹部和盆腔非造影CT (CT) 扫描显示明显气腹、轻度乙状结肠憩室炎和肠炎(图1和图2)。患者被请至普外科会诊,入院后数小时即接受了紧急剖腹探查手术,包括阑尾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和结肠造口术(Hartmann 手术)。
图 1
腹部和盆腔非造影 CT 扫描(轴位),上腹部可见气腹(红色箭头),提示肠穿孔。
图 2
腹部和盆腔非造影 CT 扫描(轴位),可见弥漫性憩室病变和乙状结肠增厚(红色箭头)。乙状结肠内还检测到游离液体(黄色箭头)。
图 3
腹部和盆腔 CT 平扫(矢状面)显示复发性膈下气腹,疑似肠穿孔(红色箭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