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胃 (60-70%),其次是小肠 (20-30%)、结肠-直肠 (5%) 和食管 (5%) 。
与上皮性卵巢癌 (EOC) 不同,GIST 患者的血液 Ca-125 和 Ca-19.9 水平正常或略有升高。尤其是第 2 组患者,其血清 Ca-125 和 Ca-19.9 水平升高的发生率高于第 1 组患者(分别为 71% vs. 40% 和 50% vs. 7%)。在后一种情况下,血清学标志物可能导致妇科癌症的诊断误判,尤其是源自附件的癌症。不仅临床诊断在区分 GIST 与附件肿块方面具有挑战性,有时 CT 或 MRI 等放射学检查也会导致诊断错误。 CT被认为是诊断和描述肿瘤以及评估其范围和转移性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图2)。
图2
本例病例:轴向CT图像显示:伴有回肠袢的胃肠道间质瘤(黄色箭头)(a);伴有坏死征象的胃肠道间质瘤(红色星号)(b)。
CT可用于术前诊断(CT引导下活检)、评估小肠和肠系膜的全层厚度以及确定辅助治疗的效果。胃肠道间质瘤在非造影CT上的密度与肌肉相似,且强化程度各异。肿瘤内气体提示与胃肠道腔内相通,钙化和肿瘤内出血易于识别。CT小肠造影可能有助于识别疑似小肠出血患者的小肠胃肠道间质瘤。此外,CT扫描可以确定胃肠道间质瘤 (GIST) 的大小,这与分期和预后风险等级相关。大于 10 cm 的 GIST 更常伴有腹膜或远处转移、死亡率增加或组织学分级较高。形态学上,这些 GIST 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生长边缘,并侵犯邻近器官 [83,84](图 3);然而,CT 可能无法检测到较小的卵巢转移瘤 。
图 3
作者的病例:CT 图像及测量值:轴向平面 (a) 和矢状面 (b)。
通常,大型 GIST,尤其是大于 10 cm 的 GIST,在 CT 上往往具有不均匀的密度和强化,组织学上可能显示囊性、出血性和坏死性变性区域。相反,小于 5 cm 的 GIST 通常表现为具有规则轮廓的均质性病变。
根据作者的研究,大多数患者(85%)术前接受了CT检查。4%的患者同时接受了CT检查,6%的患者同时接受了MRI或超声检查。MRI常用于研究CT未发现的肝转移灶,并获取盆腔解剖结构的详细图像,包括肿瘤对邻近器官的浸润(图3和图4)。
图4
作者的病例:T2轴位MRI图像,显示正常卵巢(黄色箭头)和胃肠道间质瘤(红色星号)。
胃肠道间质瘤通常在T1加权成像(T1WI)上显示低信号,在T2WI上显示高信号,在钆增强扫描图像上显示增强信号。与CT相比,MRI使用定量参数,例如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强化程度,以及灌注参数,分别用于评估恶性程度和治疗反应(图4)。在作者的研究中,12%的患者仅接受了MRI检查,其中1例患者MRI检查与超声检查同时进行。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可用于帮助区分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良性肿瘤,进行疾病分期,并识别肝坏死和转移灶区域。FDG-PET也可用于预测和监测化疗疗效,尤其是分子靶向治疗(图5)。
图5
作者的病例:胃肠道间质瘤的PET摄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