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68岁女性,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病史,长期出现吞咽困难、未消化食物反流以及因进食不良导致的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既往病史中,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宫颈癌等疾病。患者既往接受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患者不吸烟。CT扫描显示患者存在一个约8 cm大小的巨大膈上憩室(图1A、1B和1C)。食管造影显示远端食管存在一个大型憩室(图2)。经与患者讨论后,决定实施机器人经食管裂孔食管憩室切除术及肌切开术。
图 1.
(A) 胸部 CT 冠状面显示大型膈上憩室。(B) 胸部 CT 矢状面显示大型膈上憩室。(C) 胸部 CT 轴向面显示大型膈上憩室。
图 2.
术前食管造影检查显示远端巨大膈上憩室。
患者取仰卧分腿位。将 8 mm 机器人套管针置于右上腹锁骨中线、右腋前线及脐上区域,在左下腹放置 12 mm 端口,并在左上腹腋前线放置辅助端口。 Xi机器人对接后,手术开始,在移除大网膜后进入小囊。经食管裂孔分离术进入憩室。发现憩室大小为7.5×6.0×4.0 cm。由于严重的促纤维增生反应,憩室周围粘连紧密,因此在分离过程中左侧胸膜出现轻微撕裂。由于分离范围广且手术时间长,预计术后可能会出现残留气胸。因此,放置猪尾巴进行减压。猪尾巴于术后第2天(POD)移除,此操作并未增加住院时间。
将一根44 Fr探条推进胃内,用60 mm Endo GIA吻合器纵向横切憩室。将探条替换为鼻胃管。使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加固钉合线。在憩室对侧行10 cm Heller肌切开术。术中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EGD),钉合线漏水试验阴性。术后行食管裂孔成形术,确认裂孔已充分闭合且食管未变窄。腹腔内钉合线部分用网膜覆盖。手术结束时未发现食管裂孔疝。
术后第2天,患者上消化道造影 (UGI) 检查未见造影剂外渗(图3)。术后第4天,患者鼻胃管被拔除,并开始流质饮食。术后第4天,患者胸腔造口管也被拔除。患者于术后第6天出院。
图 3.
术后食管造影。
术后两周复诊时,患者症状完全缓解。饮食恢复正常。3 个月随访时,患者仍无任何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食管组织存在中度慢性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