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手足部连续缝合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手足部连续缝合是外科基本技能之一,适用于皮肤较厚、张力较大的部位(如手掌、足底)。以下是训练要点和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

基本训练:65.手足部连续缝合训练

一、术前准备
1. 材料选择  
   - 缝线:建议3-0或4-0单股不可吸收缝线,手足部皮肤较厚需适当增加线径。
   - 器械:持针器、镊子、剪刀、珍屯硅胶练习模型或离体猪蹄/鸡爪(模拟真实组织)。

2. 麻醉与消毒  
   - 训练模型无需麻醉,但需模拟无菌操作(戴手套、铺巾)。
   - 真人操作时需局部麻醉(如利多卡因)并严格消毒。

二、连续缝合操作步骤
1. 起始结  
   - 切口一端垂直进针,距创缘2-3mm,打外科结固定(至少3个单结)。

2. 连续缝合技巧  
   - 进针角度:针尖垂直皮肤表面(80-90°),避免斜刺导致对合不平。
   - 针距与边距:保持针距5-7mm,边距2-3mm(足底可略宽)。
   - 深度控制:全层缝合(真皮层至皮下组织),避免遗留死腔。
   - 拉线力度:均匀收紧缝线,使创缘轻度外翻,避免过紧导致缺血。

3. 收尾处理  
   - 最后一针穿出后,预留线尾与起始端线头打结固定,剪线留3-4mm。

三、训练方法
1. 分阶段练习  
   - 初级:在珍屯硅胶模型上练习直线切口缝合,重点控制针距和张力。
   - 进阶:使用离体动物组织(如猪蹄)模拟复杂创面(弧形、星状伤口)。
   - 实战模拟:在带教指导下参与临床手足外伤缝合,注意止血与功能保护(如避免肌腱粘连)。

2. 技巧强化  
   - 单手打结:非优势手持镊固定组织,优势手完成连续缝合。
   - 张力调节:用持针器辅助调整缝线松紧,防止术后肿胀导致线结过紧。

四、注意事项
1. 无菌原则  
   - 操作全程避免污染缝线,接触非无菌区域后需更换手套。

2. 创缘对合  
   - 使用镊子轻柔对合表皮层,确保皮肤无内翻或重叠。

3. 术后护理模拟  
   - 训练中需强调术后包扎要点(手足部需加压防血肿),拆线时间(7-10天)。

五、常见错误与纠正
- 问题1:缝线张力不均  
  表现:局部皮肤皱缩或隆起。  
  纠正:每缝2-3针后反向轻拉缝线,重新调整松紧。

- 问题2:针距不规则  
  表现:切口对合不齐,影响愈合。  
  纠正:用标记笔在创缘画等距点作为进针参考。

- 问题3:深部死腔  
  表现:皮下积血或感染风险增高。  
  纠正:全层缝合时带少量皮下脂肪,必要时增加间断缝合。

六、推荐训练资源
模拟工具:珍屯足底皮肤模型

通过系统训练,可逐步掌握手足部连续缝合的精准度与效率,最终实现“无痕愈合”目标。建议每周至少练习3次,每次30分钟,持续2-3个月形成肌肉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