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腹腔镜下血管吻合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腹腔镜血管吻合是微创外科中的高难度技术,要求术者具备出色的手眼协调、精细操作和空间判断能力。以下是系统化的训练方案及要点:

腹腔镜模拟训练:104.双针带线-7mm血管吻合


一、训练阶段划分
1. 基础技能培养
   - 器械操作训练  
     - 使用珍屯腹腔镜模拟器练习夹持、传递微小物体(如绿豆、橡胶圈),提升器械稳定性。
     - 镜下打结练习:掌握器械打结法(如滑结、外科结),每日完成50-100次。
   - 空间感知训练  
     - 在2D屏幕下进行三维结构重建练习(如拼装微型积木),强化深度感知。

2. 离体血管模型训练
   - 材料选择  
     - 珍屯硅胶血管、猪肠系膜血管(直径2-3mm)。
   - 吻合技术要点  
     - 间断缝合:初始阶段每针间隔1mm,采用“两定点法”固定血管前后壁。
     - 连续缝合:进阶后练习连续缝合,保持针距均匀,避免皱缩。
   - 关键操作  
     - 血管端端吻合时采用“降落伞技术”(先缝合远端,逐步收紧缝线)。

3. 活体动物实验
   - 使用大鼠或猪模型,模拟真实血流环境。
   - 重点训练血管阻断、抗凝处理(肝素盐水冲洗)及应对出血的技巧。

4. 虚拟现实(VR)模拟
   - 使用高保真模拟器,进行血管吻合的力学反馈训练。

二、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1. 血管张力控制
   - 使用显微血管夹固定,吻合前标记血管壁12点、6点位置,防止旋转。
2. 针距与边距
   - 初学时用标记笔在血管壁划等分线,确保每针间距1mm,边距0.5mm。
3. 防血栓措施
   - 训练中模拟临床流程:血管断端肝素化(100U/mL肝素盐水冲洗)。

三、质量评估标准
1. 即时评估
   - 通畅试验:吻合后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是否渗漏;夹闭远端后近端充盈是否良好。
   - 显微镜检查:缝合处内膜是否光滑,有无外膜卷入。
2. 长期评估
   - 动物模型中术后1周解剖,观察血管通畅率及血栓形成情况。

四、进阶技巧
- 差异口径吻合:斜切较小血管(增加周径)或采用“鱼嘴形”吻合。
- 血管补片技术:使用人工材料或自体静脉修补血管缺损。

五、训练周期建议
- 初级阶段:每日1-2小时模拟训练,持续3个月掌握基础缝合。
- 高级阶段:每周2次动物实验,累计完成50例离体+20例活体吻合后可尝试临床辅助操作。

通过系统性训练,术者可逐步掌握镜下血管吻合的核心技术,显著缩短临床学习曲线。需注意,真实手术中需结合患者解剖变异灵活调整策略,因此模拟训练与临床观察需并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