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50岁女性,于2011年因II期子宫癌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pT3N0M0。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定期复诊。
术后七年,腹部CT扫描发现横结肠附近有一肿瘤,疑似腹膜播散所致。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膀胱左侧壁增厚。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并侵犯膀胱肌层。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膀胱转移伴腹膜播散。随后,她接受了6个疗程的多西他赛和卡铂联合化疗。腹膜播散灶暂时消退,但随后逐渐复发;因此,她接受了腹腔镜手术切除腹膜肿瘤以进行局部控制。组织病理学分析证实,播散灶来自原发性子宫内膜样腺癌。由于影像学检查显示膀胱肿瘤消失,她被诊断为化疗完全缓解 (CR)。
然而,腹腔镜手术四个月后,她出现肉眼血尿,并咨询了泌尿科医生。腹部CT和盆腔MRI检查显示膀胱肿瘤病灶,并伴有左侧膀胱壁部分膀胱外浸润(图1A、1B)。
图1. 腹部CT(A)和盆腔MRI(B)显示膀胱左侧壁肿瘤病灶,并伴有部分膀胱外浸润。
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
尿液细胞学、血液学和生物化学检查结果正常。CA-125 水平为 6.8 U/mL(正常范围,<35.0 U/mL),CA19-9 水平为 5.0 U/mL(正常范围,<37.0 U/mL)。膀胱镜检查显示左侧膀胱壁有一非乳头状肿瘤(图 2)。
图 2. 膀胱镜检查显示左侧膀胱壁有一非乳头状肿瘤。
初次经膀胱膀胱肿瘤放疗 (TUBRT) 两年后,患者再次接受经膀胱膀胱肿瘤放疗 (TUBRT),目的是通过病理学检查诊断是否存在肌层浸润。苏木精-伊红 (HE) 染色显示,异型增生上皮呈浸润性增生,并伴有腺样结构,从而确诊为伴颗粒分化的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图 3)。
图 3. HE 染色显示膀胱肌层内腺管状结构与乳头状结构融合(A 和 B)。免疫组化分析显示 CK7、波形蛋白 (C) 和雌激素受体 (D) 染色呈阳性,CK20 和 p63 染色呈阴性。形态学特征和免疫染色特征提示转移性子宫内膜癌已累及膀胱。
HE:苏木精-伊红;CK:细胞角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