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当阑尾绕道而行时:阑尾套叠至盲肠的罕见病例,类似于阑尾粘液囊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患者是一位51岁的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上腹部疼痛加剧、恶心和早饱,经全科医生(GP)转诊至急诊科。这些症状在过去几个月一直持续存在,但疼痛加剧促使她就诊。患者自述上腹部有灼痛感,进食和躺下时疼痛加剧。非处方止痛药无法缓解疼痛。相关症状包括全身疲劳。然而,患者并未出现呕吐、呕血、黑便或体重减轻。患者无妇科病史,末次月经为六个月前。月经周期规律,周期为30天。患者病史中,常规检查显示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高血压通过服用替米沙坦40毫克/天控制良好。社会史方面,患者有25包年的吸烟史,否认饮酒,且未使用过违禁药物。家族史无明显异常。系统回顾无显著意义。

体格检查:患者腹部柔软,但触诊时上腹部有压痛。Rovsing征、腰大肌征和Murphy征均阴性。肠鸣音可闻及,正常。未发现造口、疝气或提示既往手术的疤痕。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血压和呼吸频率稳定,无发热。表1显示了患者初次就诊时的血液检查结果。

患者接受了择期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和活检(图1)。胃窦活检显示胃窦型黏膜内存在急性和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但无化生、萎缩、发育不良或恶性肿瘤的证据。两个月后,患者进行了一次选择性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盲肠内有一个2厘米的多倍体阑尾肿块(图2)。活检样本显示大肠管状腺瘤,伴有低度发育不良,无浸润。升结肠息肉显示大肠存在无蒂锯齿状病变。随后,患者被转诊至结直肠外科,接受阑尾黏液囊肿的手术干预。CT扫描显示远端盲肠极附近有一个结节,提示阑尾黏液囊肿(图3)。

图 1.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OGD) 显示胃炎,无化生、萎缩、发育不良或恶性肿瘤证据。
1.jpg

图 2. 结肠镜检查发现盲肠内息肉样肿块。活检结果显示大肠管状腺瘤,伴有低度发育不良,无浸润。
2.jpg

图 3.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显示阑尾粘液囊肿(左侧为冠状面,右侧为轴向面)。
3.jpg
完成上述检查后,胃肠内科医疗团队和结直肠外科团队召开了多学科会议。最终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为患者行阑尾黏液囊肿切除术,并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部分盲肠切除术。

手术采用腹腔镜入路。置入三个端口:一个位于脐下、直径 11 毫米的端口用于初始入路;一个位于左象限、直径 10 毫米的端口用于气腹并用作摄像端口(后改为 12 毫米);以及一个位于脐上、直径 5 毫米的端口。初步检查时,发现盲肠结肠带处有一肿块,导致阑尾难以观察。因此,确定阑尾的位置在技术上颇具挑战性。为了改善入路和观察效果,​​对右侧结肠进行了彻底的侧向游离。尽管尽了一切努力,阑尾仍未找到。随后,医生将注意力转向盲肠肿块,将其作为可能的病理来源。医生仔细解剖肿块,并使用吻合器对肿块进行部分盲肠切除术。术中对标本进行了检查(图4)。解剖结果显示近端肠管及其肠系膜皱襞脱垂至相邻远端肠管腔内,提示存在套叠。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无并发症。患者术后第一天出院,并顺利康复。标本送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组织,最终诊断为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其症状的病因。三个月后,患者在外科门诊进行了随访,恢复情况良好,最初的症状已完全缓解。

图 4. 阑尾手术标本,近端肠管及其肠系膜皱襞脱垂至相邻远端肠管腔内,提示套叠。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