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采用双外科医生技术(TAKUMI-3)进行机器人肝切除术的手术方案:技术说明和初步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肝实质横断术,作者的方案包括使用双极钳夹技术。助手可以使用腹腔镜 Cavitron 超声手术吸引器(CUSA;Integra Lifesciences,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或水刀(ERBEJET2;ERBE Elektromedizin,德国图宾根)。根据肝实质横断的深度,决定使用腹腔镜 CUSA 还是水刀(图 1A)。对于横断深度 > 3 cm 的病例,腹腔镜 CUSA 或水刀可能有帮助。通常使用止血带系统进行 Pringle 操作以控制血流。

图 1.
1.jpg
器械选择方案。(A) 在肝实质横断术中,钳夹技术是作者的标准方案。对于切开深度 > 3 cm 的病例,可由助手使用腹腔镜 CUSA 或水刀手术刀。(B) 关于能量装置,对于使用机器人 Si 系统或既往腹部手术的病例,可选择腹腔镜能量装置。

能量装置的使用方案如图 1B 所示。单纯切除术不使用能量装置。相比之下,腹部手术中能量装置的使用取决于机器人系统和患者的病史。对于使用机器人 Si 系统或既往腹部手术的病例,可使用腹腔镜能量装置。在其他病例中,可使用达芬奇血管闭合器。

对于前外侧肿瘤([S] 1、2、3、4 和 5 段),患者取仰卧位,反头低脚高体位;对于后上肿瘤(S7 和 8 段),患者取左侧卧位。对于 S6 肿瘤,可采用左侧半侧卧位或侧卧位。图 2 显示了左侧卧位的优势。仰卧位接近后上部肿瘤颇具挑战性;然而,采用左侧卧位可以将这些肿瘤重新定位到肝脏上方,从而更易于操作。

图 2
2.jpg
左侧卧位的优势。(A) 仰卧位时,后上部肿瘤不可见且难以操作。(B) 采用左侧卧位可以将后上部肿瘤重新定位到肝脏上方,从而更易于操作。

图 3 展示了作者在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放置套管针的一般原则。对于助手来说,套管针的放置至关重要。助手使用的套管针应放置在肋下区域,以便助手在机械臂之间舒适地操作,同时避免干扰机器人内窥镜。一个关键策略是放置套管针,以避免机器人内窥镜与肿瘤之间出现一条线。因此,应在机器人系统对接后放置助手用的套管针,以确定最佳位置。

图 3.
3.jpg
机器人肝切除术中套管针的放置。(A) 患者仰卧位,将摄像头置于脐部。然后放置三个机器人套管针,其中两个机器人套管针位于腹部右侧或左侧。机器人系统对接后,将助手用的套管针放置在肋下区域的右侧或左侧。(B) 患者左侧卧位,将摄像头置于腹部右侧,然后放置三个机器人套管针。对接后,将助手用的套管针放置在肋下区域的右侧。助手的套管针应放置在肋下区域,以便机器人手臂之间舒适操作,且不受机器人内窥镜干扰。助手的套管针不应与摄像头和肿瘤成一线。A:助手套管针;C:摄像头;R:机器人套管针;红星:目标肿瘤

肝段1、2或3切除术及左侧部分切除术
在分离左侧叶和胃肝韧带后,提起左侧叶以接近S1肿瘤(图4A)。从下腔静脉分离肿瘤,并分离肝短静脉,采用尾部入路切除(图4B;视频S1)。

图4
4.jpg
术中发现。(A)左侧叶和胃肝韧带解剖后,可接近 1 段 (S1) 的肿瘤。(B)肝 S1 切除术后的手术视图。(C)使用 ICG 荧光成像可见肿瘤。(D)左侧部分切除术中 S3 的 Glissonean 蒂的分离。(E)肝 S4 切除术中使用水射流解剖 S4 的 Glissonean 蒂。(F)右叶游离后稳定的手术视图。(G)使用腹腔镜 CUSA 解剖 S8 的 Glissonean 蒂。(H)在左半肝切除术中,可以通过夹住左侧 Glissonean 蒂来确认分界线。(I)使用吻合器分离左侧 Glissonean 蒂。(J)分离左肝静脉。 (K)右半肝切除术中右侧Glissonean蒂的分离。(L)右肝静脉的分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