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病例1
一名44岁男性患者因发热伴寒战三天、食欲下降以及急性腹痛两天而到急诊室就诊。患者发热30摄氏度(约39摄氏度),脉搏106次/分,血压110/70毫米汞柱,呼吸频率20次/分。体格检查:腹软,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15 x 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6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4,伤寒IgM抗体检测阳性。腹部超声检查:胆囊扩张,壁增厚,胆总管正常,提示无结石性胆囊炎。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 显示出提示急性胆囊炎和脓胸的特征,胆囊底部局部穿孔,胆囊窝内有包裹性积液。
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脓胸和胆囊穿孔,并带患者接受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Morrison 间隙和胃肝区有脓性积液和鳞状物,大网膜和胃粘连于腹前壁(图 1)。粘连松解术可见胆囊底部穿孔(图 2)。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灌洗。胆囊和腹腔均未发现胆结石。术后,患者接受抗生素、止痛药和静脉输液治疗。术后第3天(POD 3)开始口服软食。术后第4天移除肝下引流管,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5天随访时,患者情况稳定且舒适。胆囊组织病理学报告提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图1. 莫里森间隙和胃肝区脓性积液和鳞屑,伴有大网膜和胃粘连至腹前壁。
图2. 胆囊底部可见穿孔。
病例2
一名62岁男性因发热、急性腹痛和腹胀3天就诊于急诊室。体格检查:患者发热,体温39.6摄氏度(101.6华氏度),脉搏103次/分,血压140/80毫米汞柱,呼吸频率22次/分。触诊:腹部柔软,右季肋部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27 x 10^9升),中性粒细胞增多,凝血酶原时间(17秒)和INR(1.6)延长,C反应蛋白升高(240毫克/升)。腹部超声检查:胆囊部分扩张,胆囊周围壁轻微水肿,少量腹水和右侧胸腔积液。腹部增强CT (CECT) 显示胆囊病变,管腔扩张,管壁不规则,部分区域出现裂痕,胆囊周围和肝周包膜下区域有多处包裹性积液(图3)。放射科医生根据CECT结果提示胆囊穿孔的可能性。
图3. 腹部CECT显示胆囊病变,管腔扩张,管壁不规则,部分区域出现裂痕,胆囊周围和肝周包膜下区域有多处包裹性积液。
CECT:增强CT
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患者被送往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胆囊穿刺活检显示腹腔内粘连紧密,莫里森囊及膈下区域积脓。粘连松解引流后,胆囊穿孔脱落(图4)。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灌洗,未发现胆结石。术后患者给予抗生素、止痛药及静脉输液治疗,术后第2天恢复经口进食。术后第4天拔除肝下引流管,患者出院时情况良好。出院后5天随访,患者情况稳定,舒适。胆囊组织病理学报告提示为急性坏死性(坏疽性)胆囊炎。
图4. 胆囊穿孔脱落。
病例 3
一位 53 岁的女性,因急性腹痛五天前来就诊。体格检查:体温 98°F(35°C),无发热,脉搏 92 次/分,血压 130/80 毫米汞柱,呼吸频率 19 次/分。触诊:腹部柔软,右季肋部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12 x 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总胆红素升高(2.5 毫克/分升)。腹部超声检查:胆囊病变,管腔扩张。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无明显结石。以上超声表现提示无结石性胆囊炎。磁共振胆管造影 (MRCP) 显示胆囊底部局部穿孔,肝周局限性积液。未发现胆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的证据。
患者根据临床和放射学表现接受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胆囊与胆囊紧密粘连,莫里森囊内有脓性积液。粘连松解术及脓液引流后,可见胆囊底部穿孔(图5)。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腹腔灌洗。未发现胆结石。术后顺利。术后第4天拔除肝下引流管,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五天随访时,患者情况稳定,舒适。胆囊组织病理学报告提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GC)。
图 5. 胆囊底部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