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病历讨论]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后胃癌:病例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患者是一位81岁的肥胖女性,14年前接受了腹腔镜胃束带术(LAP-BAND®),当时她的体重指数(BMI)为35.3 kg/m²。患者还曾于6年和8年前接受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发现患有慢性胃炎和增生性息肉。初次手术时,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但尚未根除。其他病史包括脑梗死、腹主动脉瘤和阑尾炎,并接受了阑尾切除术。患者在25至65岁期间每天吸烟15支,饮用100毫升日本烧酒(约相当于3个单位),且未出现酒精性潮红反应。

在其家庭诊所就诊时,患者被确诊患有贫血。随后,患者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胃窦后壁大弯附近存在5型病变(根据第15版日本胃癌分类中的胃癌宏观分类)(图1a)。同一区域活检结果提示为低分化腺癌。胃角处进一步发现2型肿瘤(图1b),但活检未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开放型萎缩性胃炎,未见溃疡性改变或带状形成糜烂。

图 1.
1.jpg
a:术前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胃角后壁稍远处发现5型病变,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b:在主要病变近口侧发现2型病变,活检未发现恶性肿瘤证据。

初次转诊时,血液检查结果如下:红细胞计数 3.87 106/μL;血红蛋白 10.4 g/dL;血细胞比容 33.7%;轻度贫血。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1.3 ng/mL) 和糖类抗原 19-9 (9.4 U/mL) 水平未升高。

上消化道造影显示下胃体后壁附近可见28.3 mm梯形畸形。上胃体可见可调节束带(图2a)。增强CT检查未见其他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上胃体可见可调节束带,左上腹部可见皮下置入输液港(图2b)。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诊断为胃癌(L,Less),分期T2(MP) N0 M0,cStage I;疑似胃癌(L,Less),分期T2(MP) N0 M0,疑似cStage I,并合并胆囊结石。在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后,计划并实施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及胃束带拆除术。患者自初次代谢手术后体重减轻了18.2公斤。术前,她的BMI从35.5公斤/平方米降至28.6公斤/平方米。

图2
2.jpg
a: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梯形畸形,主要位于后壁。b:CT扫描显示胃体上部可见可调节束带。未见明显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取截石位。手术采用常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端口放置方法进行(图3)。为了去除束带,先分离周围粘连,然后用钳子夹住并解锁束带。夹闭后取导管,并移除束带和接入端口。为防止术后营养不良,保留了束带处胃部。由于近端切缘足够,作者考虑移除束带以改善胃内压和机械刺激。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Roux-en-Y重建术和胆囊切除术(图4a、b)。手术时间为5小时5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44毫升。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第8天出院。

图3
3.jpg
输液港放置示意图。手术共设置5个输液港。输液港位于左上腹部。

图 4
4.jpg
a:手术发现:可调节束带与周围组织粘连。b:拉环被抓住,束带被解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