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叶 门户 普外资讯 查看内容
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2014-9-28 08:41| 发布者: 大江|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图1 电子胃镜检查示胃底贲门口胃大弯侧见2 cm2 cm黏膜隆起(),表面糜烂,质地较硬,活组织检查易出血 图2 腹上区CT检查未见明显转移灶 图3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癌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大,深染,胞质少或无,核分裂象可 ...

 
图1 电子胃镜检查示胃底贲门口胃大弯侧见2 cm×2 cm黏膜隆起(←),表面糜烂,质地较硬,活组织检查易出血   
图2 腹上区CT检查未见明显转移灶  
图3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癌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大,深染,胞质少或无,核分裂象可见,排列呈巢团状、梁状HE×1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因腹上区和脐区隐痛不适1个月余于2012年5月9 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觉腹上区和脐区隐痛不适,未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嗳气,与进食无关,一直未予以治疗。1个月来症状未缓解,遂在当地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底贲门口胃大弯侧见2cm×2 cm黏膜隆起,表面糜烂,质地较硬,活组织检查易出血(图1);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胃底、贲门黏膜少量低分化腺癌;腹上区增强CT检查示无明显转移灶(图2)。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遂来我院。
 
体格检查:腹平软,右侧腹直肌见长约10 cm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胸部x线片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8年余,有胆囊切除史15年,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术前诊断为胃癌。
 
患者于2012年5月11 日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非断离Roux-en-Y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所见:距上切缘1.5 cm的贲门处见浸润型包块,大小约4.0 cm x 2.0 cm x 0.6cm,切面灰白,质地中等。镜下:癌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大、深染,胞质少或无,核分裂象可见,排列呈巢团状、梁状(图3),癌细胞侵及胃壁全层,并累及食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Syn、Ckpan强阳性,CD56、NSE阳性,血清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局灶区阳性,约60%的Ki-67表达阳性。上下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清扫胃小弯侧淋巴结8枚,胃大弯侧淋巴结ll枚,均未见癌细胞累及。
 
病理诊断: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侵及胃壁全层,并累及食管。患者术后11 d出院。术后36 d门诊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复查肿瘤标志物正常,CgA水平正常。术后患者于外院行4次化疗(具体方案不祥),随访至2013年6月,患者仍生存。
 
2 讨论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少见病理类型,占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0%一7.8%,占胃恶性肿瘤的0.2%。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误诊率达40.0%一82.6%。本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上区隐痛不适,伴反酸、嗳气,术前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示腺癌,腹上区增强CT检查未见明显包块,肿瘤相关抗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遂诊断为胃癌。
 
分析术前误诊的主要原因:(1)该肿瘤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诊断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常见病;(2)通过术前常规B超、CT或MRI等检查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虽然通过胃镜、结肠镜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能确诊,但肿瘤的显微镜下形态特征与其他恶性肿瘤非常相似,且由于取材不当或标本量太少,难以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常被误诊为腺癌。因此,为提高早期胃镜检查的准确率,笔者认为对临床怀疑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行活组织检查时需足够多的标本量,深度要达到黏膜肌层,且取材时应避开出血及坏死部位。
 
随着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PET等技术的应用,胃神经内分泌癌的检出率已明显提高。但因检查项目价格昂贵,国内临床未能常规应用。同样血清CgA亦未能用于术前常规检查。研究结果表明:CgA是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分泌颗粒所释放的代表其分泌特征的物质,血清CgA检查对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60%一80%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血清CgA水平高于正常。故对临床高度怀疑特别是内镜病理检查结果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行上述检查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是在个体化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对于局限性肿瘤,手术切除原发灶并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清扫是首选根治性治疗方法。对于进展期肿瘤,姑息性减瘤手术也可达到降低瘤负荷,减轻激素分泌相关症状和解除肠梗阻等并发症的目的。传统的细胞毒化学治疗药物对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总体不敏感,但可用于一线治疗分化差(Ki-67指数>20%)、进展快速的神经内分泌癌。治疗神经内分泌癌有效的化学治疗方案主要为顺铂联合依托泊苷(EP方案),其总有效率为53%~67%,但疗效不持久,总生存时间<16个月。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表现为高度恶性肿瘤。发现时多数病变已属中晚期,总体生存时间短。Namikawa等综合文献报道的107例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仅33.6%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患者预后差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在诊断时即伴有转移,肿瘤本身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增殖活跃、常伴脉管和神经浸润有关。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该类疾病的研究方向。

编辑: 圆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