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供体心脏对男性受体的适应性差? 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建议,使用包含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的评估公式来评估预测心脏质量,可能比单纯考虑体重因素可以更好地分配供体心脏给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 根据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巴尔的摩)的医学博士Robert Reed及其同事介绍,虽然体重因素的差异并不能对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进行预测,但是使用上述的这一公式分析评估的心脏质量的差异,与手术后5年内的生存率相关。 根据研究人员于JACC: Heart Failure在线发表的实验结果显示,具体来说,对于那些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中,供体心脏最小者,其在术后1年的死亡率(HR 1.25,95% CI为1.02-1.54)和术后5年的死亡率(HR 1.20,95% CI为1.04-1.39)显著增高。 该研究还指出,男性患者接受女性供体的心脏后,其较差的移植术后结果也与供体心脏的大小有关。在进行校正分析前,供体和受体之间性别不匹配的因素,与男性患者的死亡率增高相关,而与女性或者无关。然而在一项对于心脏质量进行预测评估的多变量分析中,性别不匹配因素与男性患者的生存率之间已不再具有相关性。 “供体心脏质量之间的差异,对受体-供体间性别不匹配的因素与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了修正,同时确定了供体心脏过小,对于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死亡率具有隐匿的、可以预防的影响,”文章的作者写道。 在接受采访时,Reed表示,在全国器官分配计划中,纳入研究中使用的评估预测公式——他怀疑在某种程度上该计划已经使用了,对于患者获得器官捐助的影响可能较小。 “所有获取的器官都将会最终移植到患者体内,而利用我们的评估公式,可以更好地对供体和受体之间进行配伍,从而将供体器官移植给那些最能发挥其作用的患者体内,”他说道。 尽管目前供体心脏的器官分配系统考虑了供体和受体之间的体重差异,但体重与心脏大小之间并没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然而,性别却与心脏的大小相关,同时之前的研究表明,供体和受体之间性别的不匹配,与心脏移植的预后较差相关,特别是对于那些男性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为了探究心脏大小与心脏移植结果之间的相关性,Reed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数据由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提供,共包括31634名接受心脏移植的成年患者,其中大多数的受体和供体均为男性(分别占77%和71%)。 大多数患者(70.9%)接受的心脏,来自于其相同性别的供体。 使用包含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公式对心脏质量进行评估后,分析供体与受体之间心脏质量的差异发现,在术后,那些接受最小尺寸心脏移植的患者的死亡率有所增加。 “具体来说,当供体的心脏总质量预测值与受体总心脏质量预测值相比,前者比后者小10%~15%以上时,与患者死亡率的显著增高相关。”Reed及其同事写道。 对心脏大小的预测值进行评估,那些男性患者接受来源于女性供体的心脏时产生的影响生存率的不利因素,可以因此被消除,“这可能表明,死亡风险的增加是生理机制造成的结果,”研究人员表示。“同时说明,男性受体的性别不匹配因素,似乎与心脏大小不匹配的因素之间具有严格的独立相关性,并且对于一个适当大小的、来源于女性供体的心脏,和一个类似大小的、来源于男性供体的心脏来说,两者在受体体内的功能表现并无差异。” 时任芝加哥大学心胸外科主任的医学博士Valluvan Jeevanandam则表示,在全国器官分配计划中,纳入研究中使用的评估预测公式是很容易的,但他说,“在我看来,心脏大小其实并不像心脏功能那么重要。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为患者提供那些其输出功能足以满足患者循环需要的心脏。” “所以我认为......心脏的预测评估对于单纯评估体重来说是一个改进,但我不认为这是研究的最终内容,因为还有很多同样需要我们去评估的相关参数,”他表示。 他还告诫说,不要因为上述研究的结果,而完全否认使用较小心脏进行移植的可能性。因为他之前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小儿心脏对成年人进行移植后,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