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转子下和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极具困难,一方面要求骨折的坚强固定,另一方面要求不影响骨骼发育。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骨干骨折。 儿童转子下骨折临床并不常见,其发生率占股骨骨折4%-10%。由于缺少对于儿童转子下骨折的准确定义并且骨折分型多样,以往许多研究都将转子临近骨折都归于转子下骨折,因此文献报道该骨折的发生率较真实数据偏高。如何区分?儿童转子间骨折是最近端的干骺端骨折,通常会引起骨折端移位,患肢呈现极度外展外旋,难以提供充分和持久复位。转子下骨折以斜型和螺旋型不稳定骨折多见。并且近端骨折的骨骼重塑能力不及远端骨骼。由此可见儿童转子下骨折在治疗上存在不少难度。 儿童股骨髁上骨折是另一种较为少见的难治性损伤,其发生率占所有股骨骨折的1%-12%。该骨折的分型一般按照原始骨折的形态和移位程度来定型。股骨髁上骨折也有其独特的治疗难点;当股骨远端发生粉碎性骨折时,远端干骺端骨折碎片受到腓肠肌和内收肌不同方向的牵拉,保守治疗很难提供坚强固定。 弹性髓内钉被认为是治疗儿童转子下和髁上骨折的一种方式,但是较少有文献对其治疗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报道,对于治疗髁上骨折的报道则从未有过。Cincinnati儿童医院骨科中心的Shital N. Parikh MD等人,1)采用评估术后影像学,来确定弹性髓内钉治疗转子下和髁上骨折的骨折愈合率和稳定性,2)辨认弹性髓内钉的并发症,3)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将最终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Clin Orthop Relat Res。
研究者将2005年-2011年间,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的36名转子下骨折患者和8名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直至骨折愈合。44名患者年龄都在5岁以上,且均为保守治疗失败或粉碎程度严重无法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评估影像学确定骨折愈合率,回顾性确定患者并发症。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来确定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骨折均愈合;70%的患者转子下骨折和71%的髁上骨折患者存在5°向前成角。弹性钉治疗转子下骨折的并发症包括,4名髓内钉移位,2名延迟愈合,再骨折1名以及1名患者出现髓内钉进针点软组织激惹,1名患者出现肢体长度异常。在髁上组,1名患者出现髓内钉移位,软组织激惹2名,无其他不良结果。此外研究还显示机动车事故损伤是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最终认为尽管弹性髓内钉在两组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都较高(转子下22%和髁上38%),但仍然是治疗难治性股骨骨折的重要选择。 文献原文: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转子下和股骨髁上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