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y。诊断:肌痉挛。 处方: 1.5%GS250ml + 25%硫酸镁针10ml,ivgtt,st; 2.5%GS100ml + 10%葡萄糖酸钙针10ml,ivgtt,st。 药师点评意见:从药理角度分析该处方中硫酸镁针与葡萄糖酸钙针属于典型的药理性拮抗剂,硫酸镁中毒时可用氯化钙和葡萄糖酸钙解救。该处方属于典型的配伍禁忌。 药师点评对吗? 分析: 1. 临床诊断不规范,存在诊断质量缺陷,难评估用药适应症是否合理。肌痉挛是面肌痉挛、膈肌痉挛、咽肌痉挛、腓肠肌痉挛?还是相关疾病引起的肌痉挛如颈椎病。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因和病理是构成疾病诊断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解剖部位和临床表现是疾病诊断的核心要素,开写处方时应注意临床诊断完整性。 与处方大夫沟通,了解情况:这个女性患者为足腓痉挛,曾经有过补钙治疗,效果不佳。看到过钙镁联用的报道,使用后效果还不错,且已治疗多例。 2. 引起肌痉挛的原因很多,对于近50岁的妇女,大多临床思维都是往缺钙上考虑(低血钙时,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刺激强度即能使神经肌肉兴奋,因而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肌肉(小腿)痉挛。)。其实细胞内低镁也是引起肌痉挛的原因之一:镁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阳离子,它在细胞内与ATP等物质起到激活很多重要酶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镁不足,某种酶的活性随之降低,细胞内钾离子外溢,神经肌肉因细胞内钾不足而兴奋性增强,便容易出现肌痉挛。 3. 该患者肌痉挛可能就是缺镁引起的,因而需要补镁。体内钙镁比例是2:1,为了维持钙镁离子平衡,需同时给予钙制剂。另外,钙离子有促进细胞外镁离子进入细胞内,迅速纠正细胞内镁离子水平的作用。 4. 葡萄糖酸钙与硫酸镁存在化学性配伍禁忌。使用时须注意分开使用,换药滴注须冲洗输液器以避免之。或者该葡萄糖酸钙为口服。 本文来自丁香叶合理用药版块,系由战友“wangshuping”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