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气腹25孔3单端腔镜训练箱训练用单针/双针带线【出售】-->外科训练模块总目录
「训练教具器械汇总」管理员微信/QQ12087382[问题反馈]
开启左侧

吲哚菁绿(ICG)成像:消融术后患者创新性峡部膨出诊断与修复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患者,43岁,孕7产2052,因子宫峡部膨出,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伴有慢性盆腔疼痛,进一步加重病情。尽管多次尝试保守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和激素治疗,但症状持续存在。鉴于患者复杂的妇产科病史,包括输卵管结扎和子宫内膜消融术失败,以及患者强烈希望避免子宫切除,因此选择微创手术治疗。尽管患者不期望未来生育,但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最终决定选择手术治疗。

二维经阴道超声 (2D-TVUS) 显示子宫前峡部有一 10 毫米的透声腔,提示存在峡部膨出。术前二维经阴道超声及生理盐水灌注宫腔声学造影 (SIS) 证实子宫肌层残留厚度 (RMT) 缺失,且子宫内膜腔变形,提示 Asherman 综合征(图 1A)可能由既往子宫内膜消融术引起。

图 1.
1.jpg
二维经阴道盆腔超声 (2D-TVUS) 及 SIS。A. 术前子宫下段 (LUS) 和膀胱二维经阴道超声及 SIS 检查显示,一个 10 毫米的峡部膨出已延伸至膀胱后黏膜(蓝色箭头),且子宫肌层残留厚度 (RMT) 缺失。 B. 术后2个月二维超声(TVUS)及子宫内膜息肉(SIS)检查显示残留子宫肌层厚度(RMT)改善,峡部膨出修复成功。子宫内膜回声增强且回声扭曲(橙色圆圈),符合先前诊断的Asherman综合征,该综合征源于子宫内膜消融术。残留RMT改善,> 3毫米,伴有强回声瘢痕组织和宫腔镜(LUS)水平声影,证实峡部膨出修复成功。

鉴于患者有激素治疗禁忌症且希望保留子宫,她接受了宫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峡部膨出切除术。她的子宫内膜消融术史导致宫颈狭窄(图2a)和致密粘连(图2b),因此需要宫腔镜粘连松解术(图2c)。吲哚菁绿 (ICG) 的制备方法是将 25 毫克的吲哚菁绿 (ICG) 与 10 cc 无菌水混合,使其浓度为 2.5 mg/cc。在手术切口前 10 分钟,用注射器通过举宫器流入口将 2 cc (5 mg) ICG 直接注入宫腔(图 2d)。选择此剂量是基于先前使用 ICG 进行腹腔镜峡部膨出修补术的研究,该研究足以增强术中可视化效果 。只有在子宫峡部腹侧区域进行广泛粘连松解时,ICG 进入腹腔后才能实现可视化,这有助于确定实际的峡部膨出以及粘连松解引起的正常组织平面改变。

图 2.
2.jpg
宫腔镜宫内视图。a. 宫颈狭窄。b.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粘连致密,需要进行粘连松解术,这与患者子宫内膜消融术病史相符。c. 宫腔镜检查提示峡部膨出。d. ICG 宫内给药

ICG 使用机器人控制台的 Firefly 模式,通过 ICG 荧光技术增强了对缺损的可视化(图 3)。手术切除子宫缺损,并使用 0 号延迟可吸收倒钩缝线进行双层缝合修复。术后 2 个月对 SIS 进行随访,结果显示 RMT 改善,无积液(图 1B),患者完全康复,无并发症。随访中,患者报告异常子宫出血 (AUB) 和盆腔疼痛缓解,提示治疗成功。本病例报告撰写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同意。

图 3.
3.jpg
峡部膨出的机器人视图。a.峡部膨出的初步误诊。b. 使用萤火虫模式的ICG荧光成像确认峡部膨出。上图:利用白光腹腔镜进行标准可视化。下图:红外技术增强了使用ICG荧光成像对峡部膨出的检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丁香叶与你快乐分享

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服务时间:8:30-21:30

站长微信/QQ

← 微信/微信群

← QQ

Copyright © 2013-2025 丁香叶 Powered by dxye.com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