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个关于“腹腔镜体内滑结”临床应用的非常专业和实用的详细介绍。
腹腔镜体内滑结,也称为腔内滑结或推结器滑结,是腹腔镜手术中一项核心且必须掌握的高级缝合打结技术。它用于在体腔内完成线结的紧固,是确保缝合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一、 什么是腹腔镜体内滑结?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在腹腔内部(体内)形成的、借助推结器将第一个结(滑结)推下并锁紧,再打上多个反向半结进行固定的结扎方法。
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区别:开腹手术中,外科医生可以直接用手在体外打结。而在腹腔镜手术中,操作空间狭小,只能通过长长的器械在二维屏幕的指引下进行,因此需要特殊的打结技术。
与其他腹腔镜打结方式的区别:除了体内滑结,还有体外打结(如Roeder结,在体外打好后推入体内)和器械打结(用两把器械像用手一样绕线打结)。体内滑结是效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
二、 核心优势与临床价值
1. 高效省时:一旦掌握,打结速度非常快,尤其适用于需要连续多次缝合的操作。
2. 结扎可靠:通过滑结初步收紧组织,再以多个半结牢固锁定,形成的结安全性高,不易松脱。
3. 适用性广:几乎适用于所有腹腔镜下的缝合场景,如组织对合、血管结扎、补片固定等。
4. 节省缝线:相比一些体外打结法,通常不需要预留很长的线尾,更经济。
5. 深部操作优势:在骨盆深处、肝门等狭小或深在的区域,体内滑结比体外打结更具优势。
三、 标准操作步骤(以右手为主操作手为例)
1. 缝合与持针:
完成缝合后,将针退出组织,暂放在安全位置或取出。
左手(辅助手)持钳抓住缝线的短尾端(通常留2-3厘米即可)。
右手(主操作手)持钳抓住缝线的长尾端(活动的线)。
2. 形成滑结环:
右手持长线,在针持前端绕一圈或两圈,形成一个滑动的线环。这是整个技术的关键。常见的绕法有:
单环滑结:绕一圈,比较简单,但可能容易早期锁死。
双环滑结(Duncan Loop):绕两圈,更常用,因为它提供了更好的初始摩擦力,在推下过程中不易提前锁紧。
3. 套住短尾:
将形成的线环套在左手器械夹持的短尾线上。
4. 推结器推结:
右手松开长线(线环保持不动),换持推结器。
将推结器的前端槽口卡住长线,并沿着长线向下推送,直至将线环推至组织表面。
在推送过程中,左手器械要提供适当的反向张力,并保持短尾线处于适当的角度,辅助线环顺利滑下。
5. 初步收紧(“坐下”第一结):
当线环被推到底后,通过交替提拉长线和短尾线,将结初步收紧,使组织对合或血管闭合。这个结是一个滑结,可以继续调整松紧。
6. 打牢固定结:
这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单一的滑结绝对不可靠。
右手换回针持,用器械打结法(如“C” technique或“Over-and-under” technique)在第一个滑结上打上3到5个反向的半结。
每一个后续的结都必须与前一结的方向相反,以形成交错锁定,防止松脱。
7. 剪线:
用腹腔镜剪刀在距离线结约3-5毫米处剪断缝线。
四、 主要临床应用场景
体内滑结技术是以下腹腔镜手术中的基石: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
2. 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TEP):缝合关闭腹膜瓣(在TAPP中)。
3.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Nissen手术):缝合固定胃底。
4.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加固缝合胃切缘,预防出血和漏。
5. 腹腔镜肠切除吻合术:关闭肠系膜裂孔、处理血管蒂。
6. 腹腔镜肝、脾、胰手术:处理血管和缝合创面。
7. 妇科腹腔镜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创面缝合、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缝合成型等。
五、 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
1. “第一结为滑,后续结为锁”:牢记这一原则。滑结用于快速对合,后续的多个反向半结用于永久固定。
2. 避免过早锁死:在推结过程中,如果推结器推送角度不对或用力过猛,可能导致滑结在到达目标位置前就锁死,无法进一步收紧。使用双环结和保持正确的张力可以减少这种情况。
3. 保持恰当的张力:左手器械在提供反向张力的同时,不能拉得太紧,否则会阻碍线环下滑;也不能太松,否则线环无法有效收紧组织。
4. 线材选择:单股不可吸收缝线(如Prolene)或表面光滑的缝线最适合滑结,因为它们滑动顺畅。编织线摩擦力大,可能影响滑动效果。
5. 充分的练习:这项技术有很高的学习曲线。必须在腹腔镜训练箱或模拟器上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在真实的临床手术中熟练应用。
总结
腹腔镜体内滑结是一项高效、可靠、应用广泛的先进微创外科技术。它完美地解决了腹腔镜手术中深部打结的难题,是衡量一名腹腔镜外科医生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掌握其原理、步骤和技巧,对于安全、顺利地完成各类复杂的腹腔镜手术至关重要。
(请注意:所有外科技术都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实践,以确保患者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