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来详细解释一下“腹腔镜体外滑结”(Laparoscopic Extracorporeal Sliding Knot)。
这是一种在腹腔镜微创手术中最常用、最核心的手打结技术。它允许外科医生在体外(身体外)快速打好一个结,然后通过推结器(Knot Pusher)将其推入体内,滑到需要结扎的组织或血管处并收紧。
一、核心概念与原理
1. 体外(Extracorporeal): 结是在患者体外,由医生用手打好的。这与在体内用器械打结(如腔内打结)的技术完全不同。
2. 滑结(Sliding Knot): 这种结的特点是在收紧主线之前,结套可以自由地滑动。一旦施加正确的张力,结就会锁死,变得牢固可靠。
3. 目的: 为了在狭小的腹腔镜手术空间内,高效、可靠地结扎血管、缝合组织或关闭管状结构。
二、适用场景与优势
场景: 几乎所有需要结扎的腹腔镜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胃肠手术、妇科手术等。
优势:
速度快: 相比体内打结,掌握后速度非常快。
可靠性高: 只要操作正确,结的强度很高,不易松脱。
适用性广: 适用于各种粗细的缝线和不同情况下的结扎。
易于学习: 是腹腔镜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相对直观。
三、打结步骤(以右手惯用手为例)
打结方法有多种(如Duncan滑结、Roeder滑结等),但原理相通。以下是经典方法的分解步骤:
准备: 缝线穿过需要结扎的组织后,两端线头都引出Trocar(穿刺器)外。较长的一端(用于缠绕和形成结套的一端)称为 “操作线” ;较短的一端(被结套锁住的一端)称为 “固定线” 或“ posts ”。
1. 形成初始环:
用左手握住固定线,并保持一定张力。
右手握住操作线,在左手拇指和食指上绕一个环,右手线尾压在环上。
2. 缠绕操作线:
用右手拿着操作线,绕着左手握住的两根线(固定线和操作线的近端部分)缠绕数圈。通常缠绕 2-4圈(圈数越多,摩擦力越大,结越不易滑脱,但也需要更大的力来收紧)。
缠绕时,确保线圈整齐平行,不要交叉重叠。
3. 形成滑结环:
完成缠绕后,将右手的操作线线尾从刚才缠绕形成的线圈内侧穿过,形成一个大的活结环。
此时,你可以看到一个大环,收紧操作线会使这个环变小。
4. 收紧与转移:
轻轻拉动操作线,使体外形成的结初步收紧,但不要完全锁死。此时结应该可以在固定线上自由滑动。
将形成的滑结环套在推结器的尖端。
5. 推入与锁紧:
左手轻轻拉住固定线,保持轻微张力。
右手持推结器,顺着固定线的方向,通过Trocar将结推向体内的目标位置。
当结到达预想位置后,用力用推结器顶住结,同时右手持续、平稳、有力地拉动操作线,直到结完全锁紧。你会感觉到明显的“顿挫感”,表明结已锁死。
关键点: 推结器要始终顶紧结,防止其回弹松动。
6. 加固:
一个滑结可能不够安全。通常需要在第一个结的后面再打 2-3个“半结” (即简单的方结或外科结)作为安全结,以防第一个结松脱。
每个后续的半结都必须用推结器以相反的方向推送(例如,第一个半结从上往下推,第二个就从下往上推),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方结序列。
四、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持张力: 在整个过程中,左手对固定线保持恒定、轻柔的张力至关重要,这能防止组织处的缝线松弛,并帮助结顺利滑下。
线缆管理: 确保体内的缝线没有缠绕在其他器械或组织上,否则结无法顺利滑动。
推结器使用: 推送时要顺着线的方向,用力要垂直,避免暴力导致缝线断裂。
“一听二感觉”:
听: 结锁紧时,缝线会发出“咯噔”一声。
感觉: 手上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变化和顿挫感。
练习: 此技术需要在腹腔镜训练箱上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五、总结
腹腔镜体外滑结是一项高效、实用、必须掌握的微创外科基本功。它的核心在于体外手工制作一个可滑动的结,并利用推结器将其输送至体内精确位置后锁紧。虽然步骤描述起来略显复杂,但通过模型上的持续练习,外科医生可以熟练运用,极大提高手术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