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名45岁女性患者,血压波动,全身性腹痛(局限于右季肋部和腰部),餐后恶心,以及食用高脂饮食后不适。体格检查发现右季肋部压痛,符合墨菲征,提示胆结石。患者未观察到体重减轻、恶病质或其他全身症状。
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季肋部有一13.7×15.8 cm的高回声肿块,该肿块向下挤压右肾。肿块边界不规则,彩色多普勒灌注差,无钙化,提示脂肪性病变可能源自右肾上腺。此外,胆囊肿大,内含大量中小型结石,图1清晰可见。
图1
肝脏和右肾上极之间的右季肋部可见高回声组织密度影,并将右肾向下推。该密度影大小为(13.7 × 15.8)厘米 - 胆囊:体积大,壁内水肿,内含大量中小型结石。其余组织未受损伤。
随后的腹部和盆腔CT扫描及静脉造影证实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异质性肿块,大小为17×14×11厘米。肿块内含脂肪和软组织成分,上内侧区域可见2×3厘米的结节性密度影,未见明显钙化。肿块使肝脏向上移位,肾脏向下移位。胆囊壁薄而规则,内含多个约6毫米的低密度胆固醇性结石。未发现其他异常,如图2A、B所示。
图2
增强腹部CT冠状面(A)和轴位(B)扫描显示,右侧腹膜后间隙内有一个边界清晰的肿瘤,脂肪组织密度(亨斯菲尔德单位=-90),大小为17 cm × 14 cm × 11 cm。
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全血细胞计数、电解质、肾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激素评估,包括清晨皮质醇和24小时尿液中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甲氧基肾上腺素,均在参考范围内。根据激素分析结果并咨询内分泌科医生,患者接受了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清晨8点的皮质醇水平为0.8 ng/dl,提示无激素分泌,且术前未进行药物治疗,不存在手术干预的禁忌症。
经右侧Kocher切口进行剖腹手术。切除胆囊,释放并翻转横结肠和十二指肠(Kocher法),以进入腹膜后间隙。从下腔静脉分离肿瘤供血动脉和右肾上腺静脉。从膈肌上方切开肿瘤,并将右肾向下移位。将肿瘤连同右肾上腺一起整块切除。未发现淋巴结或血管浸润。置入管状分流器,并关闭腹部,如图3所示。患者在外科病房观察两天,移除手术引流管后,一般情况良好出院。第一天排出血清100毫升,第二天排出25毫升。
图3
手术后切除的肿瘤。 |